創業無希望? 前路從小創

熱度133票  瀏覽1次 時間:2017年12月15日 09:21
查看相片
英國政府向2萬名小學生每人提供5英鎊資金營運小生意,盈利歸學生。相比之下,港府在鼓勵青年創業的政策顯得不足。(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本地學者屢指青年創業意慾及能力不及近鄰,削弱香港的競爭力。多國政府相信培育創業意識應從小開始培養,已陸續引入相關課程及活動,港府更要急起直追。

科大前經濟系系主任雷鼎鳴最近因支付寶召妓論惹熱議,近日再發評論文章,感歎本地青年創業熱誠遜內地,呼籲重視大灣區及一帶一路發展。

兩岸四地調查 港青不敢築夢

且別論創業是否定要外闖,教育大學早前參與的2017兩岸四地華人青年翻轉力大調查,確發現香港、台灣、上海及新加坡4個地區之中,以本港青年最不敢築夢,亦最缺乏驅動力及創意能量。

資深銀行家、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主席黃遠輝曾指,創業青年常缺乏營商經驗,做事傾向理想化,未能掌握市場。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曾營運不少創業、生涯規劃活動,亦發現年輕人自立門戶時常不夠業務諮詢、商業網絡及資金。

港青起步難,英國青年卻早於求學階段已成功創業。據西班牙桑坦德銀行,英國前年約四分之一大學生正經營自家生意。英國全國高校企業家協會(NACUE)認為,當今科技發達,降低創辦數碼企業的門檻,缺乏經驗的青年亦容易獲得他人建議。再者,金融危機使年輕人不願於大企業打工,更傾向創業。

兒童創業家理念 外國盛行

外國近年除了鼓勵大學生創業,更興起Kidtrepreneur(兒童創業家)理念,提早培訓創業意識。美國MSNBC節目《Your Business》主持JJ Ramberg認為,創業意識應從小培養,因兒童天生具備商業頭腦,指不少美國學童已創辦其「小企」,向鄰居售賣曲奇餅、檸檬水。美國截至前年已有18個州份要求高中提供創業教育。

英國2014年僅於《全球創業指數》(GEI)從第6名跌至第9,已立刻推出名為「Fiver Challenge」的計劃,為全國500所小學的2萬名學童每人提供5英鎊(52.5港元)用以營運小生意,除要歸還政府借出的5英鎊,所有盈利交予學生。

美18州高中 提供創業教育

創業培訓甚至已覆蓋幼稚園。共用工作空間WeWork創辦人諾伊曼(Adam Neumann)準備明年於紐約再成立幼稚園WeGrow,教授5至8歲兒童傳統科目之餘,更注重培訓營商技巧,例如製造及售賣T恤,由其他商人及初企指導。向幼童灌輸商業價值觀,惹來揠苗助長的疑憂,惟諾伊曼之妻Rebekah深信,幼兒正應及早接受商業教育來迎接未來。

港府去年投資了20億元成立創科創投基金,中大與浸大今年2月的研究報告亦指本港近年的創業活動有所增加,但教育局暫時仍未力推企業精神教育,僅於文憑試小眾科目小推中小企創業實務,是否未有好好裝備學生,讓有潛力創業的年輕人少走冤枉路?


頂:4 踩: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74 (4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64 (44次打分)
【已經有33人表態】
8票
感動
2票
路過
3票
高興
3票
難過
6票
搞笑
2票
憤怒
4票
無聊
5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