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台收視欠佳 公共廣播怎變革?

熱度140票  瀏覽6次 時間:2017年7月12日 09:49
查看相片
港台31台被指黃金時間收視欠佳,顯示公營廣播機構需求變重新吸引觀眾。(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港台31台被指黃金時間收視全綫不足1點,惹來網上熱論。新世代怎平衡資訊及娛樂,吸引觀眾,其實是環球公共廣播機構皆面對的共同難題。

無論收取電視牌費抑或拿取官方撥款,各地公共廣播機構(PSB)不時有被政府開刀之虞,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今年曾嘗試削減當地PSB的4.55億美元預算,英國保守黨政府亦希望第四台(Channel 4)騰出倫敦總部。

娛樂節目質素 遠落後外國

傳媒大亨梅鐸過去不遺餘力藉旗下報章狠批英國廣播公司(BBC)及澳洲廣播公司(ABC),今次本地網媒亦指港台每年預算近10億元,遠高於Viu TV(約3億元)及奇妙電視(約1.6億元)。平情而論,10億元其實包括了電台、教育電視等逾4億元開支,無疑略欠公允,但31台近乎零收視,無法吸引觀眾的確是客觀事實。

PSB以公眾利益為念,無論鼻祖BBC抑或港台皆以提供資訊、教育及娛樂為三大使命。

以欣賞指數、公信力調查往績來說,港台於前兩項大概勝任有餘,但講到娛樂,顯然未及BBC、Channel 4及日本放送協會(NHK)等同業,能創作出連本港、海外商營電視台都爭相購買的高質素科普娛樂節目,如《How to Lose Weight Well》及《Food CIA》。

當今商營電視台的收視皆節節下滑,外國PSB都不想曲高和寡,以免連傳統觀眾群都未必留得住,更遑論吸引新世代,最終浪費公眾資源。

NHK以老牌紅白歌唱大賽、大河劇等為港人熟悉,但近年減少生硬節目,力圖生動活潑,於黃金時段播放智力競賽、清談節目已是司空見慣。現時BBC的國際業務有聲有色,上財年稅前大賺1.8億英鎊(約18.1億港元),載譽的《新福爾摩斯》更於美國開拓出新財源,賣埠收入對於抵住國內削資及輿情壓力,顯然有一定裨益。

與串流媒體 競爭合作皆可

應否跟商營媒體競爭圖利,素來是PSB一大原則難題,環球兩大龍頭可算立場迥異。

BBC日前宣布斥資3,400萬鎊投資兒童節目,也會廣為製作網上短片及遊戲,希望能從串流巨擘Netflix、YouTube手上搶回新一代觀眾,NHK則更視美國巨擘為夥伴,如年初跟Netflix合作替自家二戰審判歷史劇,配上20種語言,以求接觸到更多國際觀眾。

中大新傳學院蘇鑰機曾指出,港台的政府機構身份和公營廣播理念格格不入,令運作欠缺效率,出現種種矛盾。政府財政預算的港台部分年復年為節目欣賞指數表現出色而欣喜,卻從不將黃金時段收視跟友台相較,比起連設計應用程式都以Netflix、Amazon為目標的BBC,取態確是明顯不同。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頂:8 踩:4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1 (4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3 (43次打分)
【已經有37人表態】
7票
感動
5票
路過
6票
高興
3票
難過
4票
搞笑
2票
憤怒
6票
無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