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的劉吳惠蘭出庭作供,任內她曾處理雄濤廣播有限公司的廣播牌照申請。她被問及是否向申請者表示過,申請廣播牌照的唯一途徑是賄賂政府官員,劉堅稱指「無可能」,曾蔭權也沒有干預或影響她的決定。處理雄濤的申請時,她不認識黃楚標,與李國寶或鄭經翰也無私人交往。
劉吳惠蘭在 八年由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升至局長。她解釋按法例要求,批出廣播牌照必須先由通訊事務管理局(前身廣播事務管理局)諮詢,交由商經局建議,再由行會考慮,行政長官作為行會主席,為審批廣播牌照的最後決策者,其決定須考慮公眾利益。因涉及公共資源,發牌過程中政府依法處理是十分重要,政府必須公平公正地審視申請,任何官員必須保持誠信以及不涉及利益衝突。
不認識黃楚標
劉吳惠蘭指 八年雄濤廣播向廣管局申請24小時AM牌照,當時股東包括鄭經翰、李國寶及黃楚標,而文件顯示行會在同年七月九日已決定批准,惟公眾反應敏感,擔憂部分申請人會成為政府喉舌,以及擔心政府收窄大氣電波等的公共資源。
在 九年五月會議文件指,當日討論本港數碼廣播發展政策,曾蔭權主持會議,劉解釋當時策略是市場主導,即參考業界及公眾意見,由市場利益決定。惟雄濤在坪洲興建發射站的計畫遭到居民反對,劉吳惠蘭於是向曾蔭權發出書面通知,表明雄濤在建立AM轉輸服務技術上存在困難,而雄濤同時積極推行數碼廣播服務,更向公眾及傳媒披露此計畫。
在一 年二月政府公布決定推出數碼聲音廣播及歡迎申請。雄濤代表人鄭經翰同年九月廿二日,去信政府及劉吳惠蘭,表示申請歸還AM牌及豁免推出AM廣播服務,同時延遲履行二百萬保證金的限期,轉而積極發展數碼聲音廣播,以該筆兩百萬的保證金,確保在兩年內發展數碼廣播頻道,否則保證金全數沒收。
劉重申曾蔭權沒有任何不當的行為影響她或下屬決定發牌事宜,她沒有受壓,也沒有與牌照申請者進行私人會議。劉亦不知道黃楚標是雄濤的最大股東。記者 方嘉欣
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