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复苏直面五个不确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2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1月10日 08:53

据新华社电 去年11月5日以来,我国推出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收到显著成效,经济企稳回升、增长季逐季递增。但我国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定、不巩固、不平衡,五个“不确定”让中国经济复苏之路不平坦。

世界经济复苏前景不确定

在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一些回暖迹象。但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不稳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极为不利。至今年10月30日,全美共有115家银行倒闭。

“这一轮金融机构的倒闭潮,是一个不祥之兆,表明金融体系仍然没有康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研究员钱立伟说,“我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不太乐观,目前仍不能排除二次探底的可能性”。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导致危机爆发的主要矛盾和制度性根源还没彻底解决,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过高、预期加重、公共财政状况失控等负面因素无法在短期内缓解。9月份美国失业率达到了9.8%,为26年来的最高;目前全世界各国都出现了巨额赤字。“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世界经济二次探底不可避免。”

明年物价走势不确定

去年以来我国采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对“保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回暖,市场通胀的预期开始升温,引发人们对明年物价上涨的担忧。

统计显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7月份环比由下降转为持平,8月、9月份环比分别上涨0.5%和0.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9月份环比上涨0.6%,已连续6个月上涨。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表示,目前不存在通货膨胀问题,但存在着通胀预期,“对通胀预期要给予高度关注”。

外贸出口不确定因素较多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我国的出口形势出现了积极变化,外贸降幅进一步缩小。但我国的外贸发展中不确定因素还较多,外需恢复缓慢,贸易保护摩擦不断。据统计,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

除了外需恢复缓慢之外,贸易保护也对我国出口形势带来不利影响。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日前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救济调查,涉及金额约102亿美元。今年1-8月,G20成员对中国共发起贸易救济调查73起,同比增长27%。

民间投资能否跟进很不确定

有关人士分析,随着中央和地方大规模投资计划的完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出现回落。接替政府投资力度减弱的民间投资能否及时跟进,成为下一步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不确定因素。

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出台4万亿元投资计划,成为弥补有效需求不足最直接、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非国有投资增速为27.7%,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少5.7个百分点,比国企投资落后20.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意愿不足情况十分明显。

“保持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左小蕾说:“我国投资结构要考虑拉动民间投资,否则中国经济增长将遭遇瓶颈。”

过剩的产能“消肿”成效不确定

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信息,钢铁、水泥、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六大产能过剩行业成为今后调控重点。

据分析,几大产能过剩行业能否顺利“消肿”,事关我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但存在不确定性。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着手调整经济结构,为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做准备。如果我国仍停留在原有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上,将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1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3 (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