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鳴:處理理大衝突首要考慮年輕人身心健康 反修例檢控不存在追溯期限|Yahoo
【Yahoo 新聞報道】新任警務處處長周一鳴上周三(2日)履新,他接受多間傳媒專訪,提及 2019 年反修例運動有大量年輕人被捕,很多人受朋輩影響而參與行動,形容「幕後推手」惡毒。被問反修例相關案件的檢控是否「劃上句號」,周一鳴稱案件沒有所謂的追溯期,重申會依法處理。他上周見記者時稱社會上有「軟對抗」暗湧,被問國安法律的執法如何不影響藝文活動,他稱大多數創作者都清楚法律界線,又說國安法律並非「洪水猛獸」。
稱理大衝突首要考慮年輕人身心健康
周一鳴接受多間傳媒專訪,包括《星島日報》、《大公報》、《文匯報》、《明報》、《香港01》、《am730》。2019 年反修例運動,11 月理工大學發生大規模衝突,警方包圍校園並拘捕逾 1300 人。當時為西九龍總區副指揮官的周一鳴,擔任行動總指揮。他受訪時憶述,當時接觸到的年輕人,很多受朋輩影響,缺乏清晰動機,被捕後「第一件事係喊」,完全不知道為何參與。他指,當時校園環境極度惡劣,稱首要考慮年輕人的身心健康,「睇醫生先,拉唔拉事後再算」。
周一鳴認為,不可標籤當時被捕的年輕人,強調「幕後推手」才是「最惡毒」。反修例相關案件的檢控是否「劃上句號」,周一鳴稱案件沒有所謂追溯期,每個個案都有不同處理方法,大原則是「依法依規處理」,又強調「犯法就係犯法」。
批過去遊行集會「掛羊頭賣狗肉」
被問到公眾集會與遊行的審批,周一鳴認為現時社會看似平靜,但「暗湧處處」,要防範有人伺機「搞事」。他形容,2019 年不少遊行集會「掛羊頭賣狗肉」,有「搞事分子」藉此破壞社會或襲警。他不評論遊行或集會是否唯一表達方法,審批不存在收緊或寬鬆與否,警方會一如既往做風險評估。周一鳴又重申,現在社會看似平靜,但不是完全沒有國安風險,「仍有人蠢蠢欲動,暗湧處處」。
周一鳴上周見記者時指出,社會上有很多人以不同方式「軟對抗」,嘗試透過媒體、文化藝術等煽動其他人。被問如何保證執法不影響藝文活動,他稱不少藝術家或表演者都明白國家安全,不會涉入其中。對於藝術創作者對「紅線」的擔憂,周一鳴認為大多數創作者清楚理解法律界限,「藝術創作唔好將呢樣嘢混為一談,我覺得咁樣對一般藝術創作者都不公平,其實很多佢哋都明」,稱國安法律並非「洪水猛獸」。
被問屬鷹派或鴿派 稱兩者都好
周一鳴被問屬於「鷹派」還是「鴿派」,他回應稱,自己讀生物出身,兩者均屬鳥類,「我覺得鴿同鷹都係好嘅」。他稱對「鷹派」和「鴿派」並無特別研究,認為「寧願社會覺得這個人做實事,不要分屬鴿屬鷹」,強調警隊講求團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