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志在必得”
资料片
仅有30多亿市值,购买超130亿元人民币的沃尔沃,外界质疑吉利是否有"蛇吞象"的能力。吉利新闻发言人表示,吉利将"引入国际投行",并获得"国内银行的支持",有完善的融资渠道,"钱不是问题"。
本报济南10月29日讯 在业界坊间一波三折的猜测声中,28日福特汽车正式对外宣布,将作为福特汽车旗下沃尔沃汽车的首选竞购方。29日记者连线吉利新闻发言人袁小林,他称这是福特方面首次正式承认吉利为首选竞购方,这为以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谈判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吉利能否有足够财力吞下沃尔沃,袁小林表示有完善融资渠道,收购沃尔沃“志在必得”。
回应外界质疑“蛇吞象”融资渠道完善“不差钱”
袁小林称,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符合吉利长久发展战略,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吉利聘请了国际一流的财务、法律等相关专家。有消息称,仅此一项吉利汽车就花费6000万元人民币。资料显示,福特1999年花费64.9亿美元购得瑞典沃尔沃品牌,然而收购成功后沃尔沃却连年亏损。但是,作为具有80年历史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即便在其连年亏损的情况下,沃尔沃的市场出售价格仍然是一个天文数字。
外电对此报道称,“福特出售沃尔沃的交易价格大约在200亿至250亿瑞典克朗。其中吉利将以156亿瑞典克朗(约合19.715亿美元,人民币134.775亿元)收购沃尔沃的大部分股权。”对于这一消息,坊间最盛行的说法是“蛇吞象”,持有怀疑态度的人士认为吉利并不具备吃下这个庞然大物的财力,因为“目前吉利汽车的市值仅有30多亿元人民币”。
而对于上述揣测,袁小林仅仅给出了一个模糊的回答,他称通过前期准备,吉利已做出了完备的收购方案,“引入国际投行”,并获得“国内银行的支持”,有完善的融资渠道,而其言下之意为收购沃尔沃“钱不是问题”。但对于外界盛传的吉利收购沃尔沃将花费20亿美元的说法,袁小林称是“商业秘密,暂不方便透露”。
收购后沃尔沃总部仍在瑞典XC90或将在国内投产
吉利为何要收购沃尔沃?在此前不久,吉利首款中高端轿车“帝豪”在济南下线,这款车意图扭转长久以来吉利汽车廉价的公众印象,吉利收购沃尔沃是否也有类似作用?对于这个问题,袁小林称吉利看中的是沃尔沃80年的历史以及享誉全球的安全性能,世界一流的技术研发和营销渠道。
在官方声明中,吉利表示如果收购成功,沃尔沃目前的工厂、研发中心、工会协议和经销商网络将得以保留。未来的沃尔沃将由独立的管理团队领导,总部仍设立在瑞典哥德堡。有消息称,沃尔沃将在东莞或北京设立生产基地,首款汽车为XC90。对此,袁小林称,与沃尔沃的谈判还在进行,具体情况将视谈判结果,在适当时间对外发布。
收购成功是否已铁板钉钉?袁小林认为,吉利成为首选竞购方并不意味着收购必然成功,一切还要看谈判进程,而成为首选竞购方的最大意义则应是,为“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谈判奠定了坚实基础,增加了成功收购的可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