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逼1萬美元 1年飈9倍

【經濟日報專訊】虛擬貨幣比特幣(Bitcoin)暴升狂潮未止,周日突破9,000美元關口後,昨進一步升至9,700美元水平,突破1萬美元大關似是指日可待。
比特幣年初才升穿1,000美元關口,短短一年已飈升近9倍,價格接近多一個零。
今年比特幣的升勢令人咋舌,彭博社數據顯示,比特幣今年1月2日首次收於1,000美元之上,並創3年高位。惟現時看來,一年前曾令市場驚訝的1,000美元價格,根本微不足道。
不過,相對之前每上升1,000美元的速度,近期比特幣猶如坐上火箭,上周初才突破8,000美元水平,本周已有望達到1萬美元這個里程碑。
摩通傳推期貨交易
近期投資者對比特幣熱情升溫,主要是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推出比特幣期貨平台的憧憬,刺激市場需求。消息指,摩根大通同在考慮推出比特幣期貨交易。
比特幣狂升,亦帶動其他虛擬貨幣向好。根據coinmarketcap.com,整體虛擬貨幣的市值已高達3,040億美元(約2.37萬億港元)的歷史高位。在港股中,這市值規模只有3.9萬億港元市值的「股王」騰訊(00700),以及2.4萬億港元的工商銀行(01398)AH股總市值能夠超越。
虛擬貨幣愈升愈急,不少分析指虛擬貨幣市場存在泡沫,各種虛擬貨幣的波動亦非常大,最佳例子是比特幣本月初曾一周累跌逾2成。
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應定性為貨幣、商品,抑或僅用以炒賣的一時玩意,相信是虛擬貨幣未來走勢的關鍵,而環球央行及政府的取態,自然是一個重要因素。
鮑威爾憂私隱問題
美國聯儲局主席提名人鮑威爾(Jerome Powell)早前表示,憂慮虛擬貨幣於技術上及私隱的問題,並需要對虛擬貨幣作監管及風險管理。
歐洲央行副行長康斯坦西奧(Vitor Constancio)卻指,比特幣不是貨幣,而是泡沫;該行理事科爾(Benoit Coeure)亦指,比特幣的主要風險是其價值不穩定、可用作逃稅及犯罪。
中國人民銀行則稱,對虛擬貨幣擁有全部控制權,相信其發展會是有限度地成熟,現時更禁止私下發行虛擬貨幣,並禁止虛擬貨幣交易所進行交易。
英倫銀行的態度則相對正面,行長卡尼(Mark Carney)指,虛擬貨幣很有可能成為金融業的革命,背後的技術可令央行更能防禦黑客入侵,並改變企業與消費者的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