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运筹学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214票  瀏覽4次 時間:2009年10月10日 09:57

本报记者 柯志雄 上海 北京报道

9月28日,位于重庆北碚的西南大学天气依然炎热,但即将迎来入学后第一次国庆的邓清,心情却比过去轻松得多。说起来,这一段邓清“体力活”没少干——作为西南大学的新生入学后,连续三周每天清晨跟着校党委副书记、军训师副政委徐晓黎和承训部队的艾先雷中校野营拉练20公里,但对于像邓清这样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又失败过一次的人来说,前者只是有些辛苦却压根比不上后者的煎熬。

她在发给上海复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高考喜报中写道,“记得去年填报的时候,十分的彷徨,糊里糊涂填报了山东科技大学,不幸落榜,十分失落!如今通过复读又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又怕又遇到了去年的情况,多亏有了‘录取通’为我指明了方向。”

听起来十分像“野鸡产品”的虚假广告,但实际情况是,每年有近千万高三考生冀望冲入大学校门,而最后一个环节——填报志愿,既牵动着这些考生的数千万家庭成员,又使他们踯躅难决。

希望在这个充斥着无力感的时期起到帮助作用、又顺势收钱的机构大有人在,这其中至少包括上海复勤的“录取通”、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开发的“学信卡”,还有搜学网推出的“高考升学通”与高考中国网推出的“高考志愿通”。

命运关口的“巫术”

大多数城市就业人口都经历过高考的煎熬,每年有近千万高三学生要穿越这根难过的独木桥——去年的数字是830多万高中毕业生,其中有超过1/4比例从“桥”上掉了下来。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表明,1998年我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万人,随着1999年全国大规模高校扩招,这一数字2006年提高到504万人,2007年高达560万人。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计划招生629万人,史上首次突破600万大关,预计平均录取率将接近62%。

但即使高校扩招进展得轰轰烈烈,还是有数以百万计的考生,需要面对他们人生第一次重大挫折——高考落榜。

高考失败并非完全源于考分过低。复勤网络创始人兼运营总监周楚南说,在录取过程中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考分和志愿,相当比例的考生“栽”在志愿填报上。

目前高考填报志愿方式,同时并存着考前填报、考后估分填报、知道分数后填报、知道分数线后填报等几种。绝大部分省市采取的是先填报后录取,这种变化的本意是让考生结合自己高考的实际情况来填报,避免“考前填报”的盲目和偶然性,但实际上,考生碰到的问题未见减少。

由于存在大量的信息不对称(考生只知道自己的成绩),考生在填报中存在大量“蒙”和“猜”,运气成为能否进入心仪院校的一个关键,而选择专业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复勤网络的市场总监陈弋桃回忆到,她的父母都是教师,但几年前为她填报复旦大学金融专业志愿前,她的母亲为此专门咨询了另一位读过复旦的亲戚,但只问了一个问题:“毕业后能拿到两万元月薪吗?”

而周楚南同样在周围见识过许多啼笑皆非的案例,她告诉记者,“尽管考前每个考生都有一些院校的历史数据,但面对大量的未整理分析的信息,考生和家长无法有效利用信息,加以判断,实际上这些信息没有真正帮助考生。”

更复杂的是,不同学校的不同专业往往有着不同的“走势”。周楚南说,有的稳定得像国债,有的波动得像股市。而对这些复杂的情况,多数考生及其家长一无所知,在这些考生的命运关口上,不少家长只能采用连蒙带猜的“巫术”。

邓清说,前一次高考,实际她的考分比今年还高点,却因错填了山东科技大学而落榜。

高考“经济学”

邓清这样的情况,教育专家早有预计,其中不少人在报纸上发表近似的观点:在信息不对称中进行的志愿填报,多方博弈的结果往往是出现很多“高分低就”或“高分落榜”的情况,两者都意味着:无论是考生,还是院校都没有得到最优的结果。

数年前开始“耕种”高考经济的搜学网,曾就志愿填报问题组织过一次专家论证会,这些专家观点倾向各有不同,但对于将志愿填报从“巫术”变为科学决策却众口一词地赞同。

事实上,欢迎的不止是专家。2009年7月底至8月底,上海复勤在其当年的23万名新用户中随机抽样调查了4205位,调查结果使周楚南大喜过望:92%的用户认为“录取通在填报过程中的确有帮助”,其中二成用户认为帮助很大。

在搜学网、复勤等多家机构的开垦下,越来越多的考生在志愿填报阶段鸟枪换炮,借助专业工具作为主要的辅助手段。目前,付费使用这些机构提供的专业工具的用户尚无权威的统计数字,而同业企业通常也讳莫如深。

搜学网运营总监许春强不愿透露具体数字,但他承认增长很快,198元的“高考升学通”卡用户过去一年增长了42%。

从记者了解到的情况来看,目前这一市场年客户容量已上升至十万等级。以多数用户通常为此类服务支付超过150元的均价计算,这块多年前尚不存在的市场,如今商业价值已迅速成长到亿元等级,居然成为金融危机之中反商业周期的一株“奇花”。

经营了几年物流业,杨洪猛然发现去年初之后生意日益艰难。他在朋友的介绍之下,从今年初开始做起了“录取通”的四川省代理。耕耘了半年,杨洪居然卖出了数万张卡——这意味着,头一年的销售额就有近千万元。

这让杨洪在招募四川省内的分代理时信心百倍地写道:“什么还能让创业者赚钱?当然是教育!”

“一开始在两个学校中徘徊,河北理工,单独看历年数据都差不多,根本无法决定,用了‘录取概率预测’之后,数据显示比较明显,东北林业的概率比较高,事实也如此”,河北的尹航就此顺利考入东北林业。

鸟枪换炮中,不少考生的父母开始卸下志愿填报这个过去多为他们负担的包袱。“我是根据系统推荐的学校来填报志愿的,后来孩子被中山大学英语系录取!”贵州考生任思敏的家长如是说。

路径之争

每年都有很多人找原教育部学校学生司司长王炽昌咨询志愿填报:“我们所做的也是这些,首先是问理科还是文科?你喜欢什么专业啊?你大概能考到什么分数啊?你的高中是哪一个城市的……等等这些问题。”

搜学网的解决方案与王炽昌的思路有相近之处——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把教育专家以前手工的一套做法进行了系统化,“高考升学通”的用户如同接受了一次教育专家的咨询,最后得到一份评估报告。

但复勤的做法更为激进,彻底地将志愿填报转化为一道统计计算题。

“在我们的统计模型中,各省/市的高考形势用政策变动因子、总体录取率变动因子、考生人数变动因子替代,并对各所学校进行分类、品牌、录取趋势等方面分析。接着再对高考难度、当年政策进行同样的操作,转化为量化的绝对数值或相对数值”,周楚南说,基于这些数值设计出的分数线预测模型,使得服务器的后台可模拟出录取的平均基准线。

“在平均基准线的基础上,我们利用概率曲线去拟合录取分数的分布情况,并预测出录取总体的样本分布形态,从而给出每个分数对应每个学校的录取概率。”周楚南说。

这种思路让王振宇大为赞赏。王振宇在从事风险投资之前,是美国哈佛大学统计系博士后,在统计方面的研究工作有超过十五年资历。在他这样惯常使用数字思维的人来看,只要在算法和模型里将学校的档次和品牌、学校招生的“大小年”等趋势、连续数年的历史趋势、每年的考试难易程度纳入其中,那么志愿填报完全可以借助数学工具解决。

对这些志愿填报的“军火商”来说,一个共同的危机是,各地的教育部门同样试图解决志愿填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许春强告诉记者,2009年全国有16个省份实行了平行志愿,明年教育部将进一步推开平行志愿,而其中部分地区同样在运用信息技术帮助考生——例如内蒙古从2008年开始,实行网上填报志愿,并且允许考生根据全省的填报情况,修改自己的志愿。

周楚南说,这让所有的这类公司深思,如何能提供更有价值的帮助。这对于复勤来说,意味着将数字的功效挖到极致。

而许春强则似乎比过去更重视相反的道路。“我们于2008年推出了‘高三家长俱乐部’志愿填报VIP一对一指导,价格分为1800元和2800元两种,结合‘高考升学通’产品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许春强说,“长远来看,产品销售必将逐渐转换为服务销售,甚至于产品将逐渐免费化。”

林业

物流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7 踩:1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6 (66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3 (70次打分)
【已經有60人表態】
7票
感動
7票
路過
6票
高興
7票
難過
7票
搞笑
9票
憤怒
9票
無聊
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