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救灾渐入轨道 机场拥堵成最大瓶颈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191票  瀏覽4次 時間:2010年1月19日 09:01

综合新华社报道

17日,联合国驻海地稳定特派团总部大楼废墟下发现1名幸存者,这给了已经疲惫不堪的各国救援队继续搜救的信心。

而整个震后救援的重心已转移到加速提供救援物资和海地的震后重建上。

欧盟确认特使遇难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兼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阿什顿17日证实,她16日晚间收到了确认欧盟海地特使皮拉尔·华雷斯在此次地震中遇难的消息,欧盟代表团还有2名当地工作人员失踪。

海地总理贝勒里夫17日表示,估计此次地震导致7万人丧生。

海地向美国寻求安全援助

由于地震后海地的治安陷入混乱,海地政府17日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海地警方和联合国维和部队当天已联合宣布在首都太子港实行宵禁。

12日发生地震后,太子港及周边地区发生了多起打劫商铺或袭击救援人员的事件。灾区电力设施目前尚未完全恢复,太子港夜晚一片漆黑,许多不法分子,加上一些饥饿的灾民持枪抢劫财物,已有2名多米尼加商人在当地遭枪击受伤。

海地警察17日向数百名抢劫者鸣枪示警,结果打死了一名男子。

海地与美国17日签署共同声明称,海地政府已请求美国在灾后重建期间向其提供安全援助。

1个月内为200万人提供食品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7日在海地视察时说,联合国的当务之急是尽可能挽救更多的生命,确保救援物资进入海地。他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打算在两周内开始为100万人提供食品,在1个月内为200万人提供食品。

而参与灾区食品发放工作的巴西上校贝尔纳德斯17日说,开始发放食品和饮用水之后,太子港因争抢食物而发生的暴力现象开始减少,“民众间的紧张情绪得到了很大缓解,许多人开始互相帮助,治安情况大有好转。”

联合国驻海地维和部队的各国代表16日开会决定,设立两个仓库储存国际社会向海地捐赠的救援物资,并尽快向灾民发放食品和饮用水。

国际救援物资拥堵于机场

海地总统普雷瓦尔17日希望能进一步协调好国际救援物资运抵太子港的时间。

他说,74架来自美国、法国和委内瑞拉等国运送救援物资的飞机集中在一天内抵达太子港机场,加剧了机场的拥挤。

自海地地震12日发生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参与救援,造成海地机场拥堵,很多载有救援物资的飞机无法降落。一些非政府组织抱怨说,很多急需的救援物资因此无法及时到港。

普雷瓦尔说,由于总统府等政府机构大楼已被地震摧毁,海地已在太子港机场附近的警察局内搭建起临时政府总部,加强组织和协调。

而目前负责调控太子港机场的美国军方人士表示,机场的控制塔在地震中受损,美军在停机坪上通过无线电进行调度后,机场的拥堵状况正在改善。自美军13日负责机场的调度以来,已有600多架次飞机在该机场起降。

中国一视同仁保护在海地同胞

中国外交部领事司司长魏苇18日说,目前约有30名台湾同胞在海地。中国驻海地领事机构已向一位提出要求的台湾同胞提供了领事服务,“如果台湾同胞向我们求助,我们将提供全力救助。”

就在海地的所谓中国“非法移民”,魏苇说:“我们将一视同仁地保护他们作为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魏苇说,幸存的中国同胞目前主要集中在当地的中餐馆等地,短时间内饮食没有问题。

外交部拉美司副司长沈智良说,中国第一批人道主义援助物资抵达海地后,还会有后续物资,“中国政府的援助和中国红十字会的捐款都是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真心帮助海地人民救灾。”

截至18日上午,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收中国各界向海地地震灾区的捐款已达173万元,其中个人捐款最多的为5万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8 踩: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 (6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3 (62次打分)
【已經有50人表態】
6票
感動
7票
路過
5票
高興
5票
難過
5票
搞笑
7票
憤怒
7票
無聊
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