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藉日本爭端重塑台海敘事 川普沉默背後的外交算計
中國藉日本爭端重塑台海敘事 川普沉默背後的外交算計
《彭博》周二 (25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進行一小時通話,再度把最敏感的「台灣議題」推回美中互動核心。雖然華府聲明僅強調貿易與合作進展,但北京方面透露,習近平在通話中藉由近期的中日外交衝突強調中國對台主權,並提醒美方處理台灣議題時「必須審慎」。
通話發生在美中關係暫現緩和氣氛之際,也是在川普準備明年四月訪中前的重要鋪陳。外界聚焦的是,在習近平重新點名台灣後,川普政府是否可能調整對台政策立場,或刻意保持低調以維持與中國的議程安排。
北京施壓日本、川普仍保持模糊
《彭博》引述知情人士報導,習近平在通話中將台灣問題與近期的中日爭端相連結,強調北京對台主張屬於「二戰後國際秩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並暗示美中曾在對抗法西斯與「軍國主義」中站在同一陣線。這番話被視為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的安全政策言論。
高市早苗上月上任後表示,日本自衛隊可能在台海危機中被捲入,引發北京激烈反彈,中國隨即祭出經濟反制、外交施壓與強硬言辭,並將爭端提交至聯合國,要求各方表態。《彭博》指出,北京正藉此事件測試美方立場,並尋求利用美中關係暫時回暖的窗口,在外交上孤立日本。
川普在美方聲明中並未提及台灣或日本,而是著重在貿易進展,稱雙方關係「極為強勁」。然而日本政府旋即透露,川普已致電向高市早苗轉述通話內容,並確認美日關係仍然穩固。
分析指出,川普在公開聲明中刻意保持沉默,可能是為避免在台灣議題上提前表態,干擾其明年訪中布局。《彭博》報導更指出,北京認為川普正展現「維持穩定關係的強烈意願」,並視此為向美方再次重申台海敏感度的良機。
台灣議題升溫、軍售與過境成火點
《彭博》進一步指出,台灣的關鍵議題可能在川普訪中前持續升溫。知情人士透露,台灣方面仍希望安排總統賴清德再次過境美國,但川普今年七月已拒絕相關申請。如今若台美再度提出過境安排,勢必再度觸動北京敏感神經,成為美中脆弱互動中的關鍵風險。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最新報道
- 11-26中國藉日本爭端重塑台海敘事
- 11-25內地分析中國人將少飲日本威
- 11-25谷歌AI再封神!Nano Banana Pr
- 11-25渾水專欄│《經濟學人》「台
- 11-25彭博:城投公司在港違規發債
- 11-25零跑(09863.HK)登陸南美市場
- 11-25攜程(09961.HK)旗下麗呈集團
- 11-25《亞股》日經復市全日反覆升
- 11-25國家外交部:中美元首通話由美
- 11-25《港樓》內地專才9.3萬租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