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金融危机加剧船舶业产能过剩的困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摄影:中国网 王锐)
中国网10月19日讯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关情况。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协调司巡视员熊必琳表示,目前全球的造船能力大概是1.8亿到2亿吨,需求大概保持在0.8—1亿吨,产能过剩的矛盾已显而易见。
熊必琳表示,关于船舶的市场需求,因为港口从一定意义上讲和船舶是有关联的。全球的经济在这次金融危机之前我国保持了几年比较快的增长,同时也带动了国际航运市场的持续兴旺,造船的能力快速增长。
目前全球的造船能力大概是1.8亿到2亿吨,需求大概保持在0.8—1亿吨,所以说产能过剩的矛盾是显而易见,而这次金融危机,加大了过剩产能的困境。比如说中国的造船业,应该说位居世界前三名之列,但是今年的订单相比去年的结果看,应该是5000万吨,由于金融危机,真正落实的也就是大概一半。
熊必琳称,很多船东有延缓合同的,有的干脆是弃船,提前付的钱都不要了,拿出的预付款都不要了,这样使得造船业已经出现了非常明显的过剩。至于各地建港口,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发展港口业,不单单是造船,还涉及到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在产业政策中,产业振兴规划中,比如说钢铁产业振兴规划,专门有一条钢铁产业的发展要关注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实际上也就明确了这一点。同时对于港口的建设也要关注与整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匹配。
港口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