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禁止市场搞批发 在俄华商艰难谋生
“集装箱市场”关闭难使俄轻工业复苏
臧文茜
在莫斯科强行关闭切尔基佐沃市场(又称“集装箱市场”、“一只蚂蚁市场”)半年后,俄罗斯政府表示,这一举措给低迷的俄轻工业带来了正面效应。
俄总理秘书佩斯科夫称,2009年10月,俄罗斯的纺织品等轻工业产品的产量与集装箱市场关闭(2009年6月29日)前相比已开始增长:针织服装的月产量几乎增长了3%,裤子和西服的月产量更是分别上升了16%和13%。
不过,俄罗斯专家的看法却相反。他们说,根本就没有感受到集装箱市场关闭后的效果。经济学家沙夫林更是表示,在俄罗斯市场上,中国货的替代品暂未出现。
轻工业复苏真相存疑
佩斯科夫称,上述有关俄轻工业开始复苏的数据是由俄经济发展与贸易部(下称“俄贸易部“)提供的,而该部的数据来自俄统计局。
但令人疑惑的是,俄统计局的数据与佩斯科夫公布的数据却相去甚远。《》在俄统计局的网站上查到,2009年10月,俄罗斯的针织服装的月产量比集装箱市场关闭前下降了8.39%;裤子月产量则下降了2.15%;西服的月产量的确上升了,增幅达48.46%。
不过,2009年7~10月与2008年同期相比,这3类产品的产量全部下滑,针织服装、裤子和西服产量的下滑幅度分别为23.54%、28.76%和26.17%。而2009年前10个月,这3类产品的产量同比亦分别下滑21.97%、14.44%和31.82%。
俄鞋业协会会长杰米多娃认为,最近几个月,俄罗斯鞋类产量的下滑趋势确有所减缓,但这很难同集装箱市场关闭联系起来。
普京:摆脱了“非文明贸易”
俄政府决意关闭集装箱市场,缘于俄贸易部长赫里斯坚科在政府主席团会议上所作的一份关于俄民族轻工业的报告。赫里斯坚科在会上称,俄轻工业已经被非法途径进来的商品及其“价格歧视”所扼杀,因此“发展文明的贸易”是当务之急,首先应当关闭那些跳蚤市场。于是,集装箱市场成为俄政府“重振民族轻工业”的第一个牺牲品。
俄总理普京不久前在同网友互动时表示,集装箱市场的关闭不仅使莫斯科摆脱了“非文明的贸易”,还促进了俄轻工业的发展。
普京称,同走私行为作斗争,不仅是对俄罗斯消费者的关心,也是对民族产业的关心,“我们应当关注那些工作在我们轻工业企业的俄罗斯人的利益。比如,在伊万诺沃,那里的经济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果假冒和走私产品继续泛滥,我们的民族轻工业将受到重创,甚至永远无法翻身。”
轻工企业冷淡以对发展战略
俄罗斯轻工业2020年前的发展战略,2009年6月就已拟定。赫里斯坚科在上述报告中说,10年后,俄罗斯市场上将有一半的服装、针织品、鞋类为本国企业生产。到2020年轻工业增加值在俄工业增加值中所占比例将从过去的1%升至2.5%。而扶助民族轻工业将创造数百万个工作岗位。
报告提议,2009~2020年,俄政府应向轻工业拨款5234亿卢布(约合178亿美元)。如果能实现这一投资额,轻工业贡献的财政收入将是政府投入的3.6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