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主任:未来民企会兼并国企 前提是要稳定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热心人
熱度65票  瀏覽3次 時間:2009年12月19日 11:45

“争取明年将国企整合到100家以内”

早报记者 忻尚伦

李荣融指出,“国退民进”前提是要稳定,不能太急。

关于近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国进民退”问题,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昨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民企肯定会收购兼并我们(国企),但要考虑国家、企业、投资者、企业职工的利益,稳定为重。”

李荣融是在昨日于上海召开的“第八届中国公司治理论坛”间隙做出上述表示的。他建议,关于“国进民退”这个话题媒体不要为炒作而炒作,应该尊重规律,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客观来讲,‘国退民进’这段路不会短,应该顺势而走,太急就会吃苦头。”“其实我也想快,但前提是要稳定,投资者的利益不能受损。大家要耐心,我们会加快步伐。”李荣融称,争取明年将国企整合到100家以内。

李荣融在此次会议上表示,目前中央企业80%的优良资产都集中在上市公司,接下来还将继续推进央企的改制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央企尽快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或集团整体上市,要借助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央企的调整、重组,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另外,李荣融还表示,国资委还将邀请央企的重要子企业引用规范董事会的制度性安排,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薪酬等各方面制度的完善。

针对当前国企的公司治理情况,李荣融表示,目前一些国有独资公司以及国有控股公司虽然建立了董事会,但是董事会、经理层、党委高度重合,决策层和经营层没有分开,“实际上还是一把手负责制,这种体制隐含着极大的风险。”他继而指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倒闭的重要原因就是董事会没有真正发挥作用,重要的决策还是一个人说了算。

秦晓:国企体制改革 方向是国家资本社会化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昨日在《财经》年会上针对当前社会热议的“国进民退”与“民进国退”等话题表示,“国企改革是一个微观层面如何搞好的问题,国企体制改革则是一个宏观制度和政策层面要不要搞的问题。”

他说:“从微观层面来说,进与退没有关系,都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从宏观的角度来说,这是计划经济的遗产,中国要从国家手中分配资本,实现国家资本社会化。”

秦晓在演讲中具体建议,国企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国家资本的社会化,即通过划拨社保、在资本市场上减持、转让等多种方式把政府持有的财富转移到广大民众手中。当然,这一过程应逐步实施,并保证有序、公平和有效。

秦晓认为,在现代经济中,政府应通过二次分配解决公平问题,提供公共产品,抑制经济周期波动。政府不需要直接控制经济资源、参与经济市场的竞争。

张维迎:国有控股企业GDP比重会降至10%内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昨日在《财经》年会上大胆预测,未来20至30年国有控股企业在GDP中的比重会降至10%以内,并对此持乐观态度。他认为,其理由是30年来,国有企业在GDP中的比重已降至1/3。

整体上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04 (2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8 (22次打分)
【已經有16人表態】
2票
感動
2票
路過
2票
高興
2票
難過
2票
搞笑
2票
憤怒
2票
無聊
2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