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減暗加】兩電減燃料費、加基本電費 為明年淨電費回升埋伏筆
【明減暗加】兩電減燃料費、加基本電費 為明年淨電費回升埋伏筆
兩間電力公司今日(18 日)同時宣佈調整明年電費。明年 1 月 1 日起,中電下調電價 2.6%,港燈則下調 2.2%。不過兩電的基本電費均告上調,中電每度電加 3.2 仙,港燈加 5 仙。整體電費下調純因燃料調整費減幅多於基本電費升幅,意味來年整體電費仍有可能回升。港燈聲稱,燃料費屬實報實銷,電力公司不會從中賺取任何利益。
港燈:更新和強化電力基建致基本電費上升
中電公布,將於明年 1 月 1 日起下調電價 2.6%,平均淨電價為每度電 1.406 元,較 2025 年每度電下調 3.7 港仙。 中電總裁羅嘉進解釋,受惠於國際燃料價格緩和平穩,燃料調整費將下調 6.9 仙至每度電 39.4 仙; 惟面對營運成本上升壓力,平均基本電價將上調至每度電 1.012 元。
港燈則宣佈,明年 1 月平均淨電費為每度電 1.633 元,較 2025 年 1 月下調 3.7 仙,減幅為 2.2%。 港燈發展總經理何彥彪解釋,淨電費由基本電費及燃料調整費組成,由於投資更新和強化電力基建、 以及營運成本上升,2026 年基本電費為每度電 1.279 仙,較 2025 年上調 5 仙。
延伸閱讀
燃料費方面,因應燃料市場情況,港燈明年 1 月燃料調整費為每度電 35.4 仙, 較今年 1 月的 44.1 仙,下調 8.7 仙。 以一個月用電量 275 度的住宅客戶為例,明年 1 月的電費將為 352.1 元, 較今年 1 月的 362.2 元,節省 10.1 元。比較兩電明年電價,港燈每度電的淨電費比中電貴 22.7 仙,差距 16%。
「燃料費未必即時反映價格走勢」
綜觀兩電的電費調整組合,基本電費均告上升,只是燃料調整費下調幅度大於基本電費變化,才令整體電價微降。換言之,一旦燃料調整費受國際燃料價格帶動而回升,明年兩電整體電費仍有可能反彈。事實上,在 2023 年 3 月,中電及港燈便曾增加燃料調整費,導致該年整體電費大幅上升。
港燈董事總經理鄭祖瀛稱,燃料費是實報實銷的,電力公司不會因為燃料價格的波動而賺取任何利益。他續說,因機制問題,燃料的調整帳是有延後的,有時未必會即時反映燃料價格的走勢,而電力公司是不可能操縱國際燃料的價格,所以電力公司還是要隨著國際燃料的價格來調整燃料費用。
對於基本電費增加,港燈解釋,為應對日益嚴重的網絡攻擊威脅,港燈需要提升資訊科技系統抵禦攻擊的能力。港燈亦全力支持政府的環保政策,興建天然氣發電機組,推進「由煤轉氣」 燃料轉型以改善排放,興建中的新天然氣發電機組 L13 ,預計可按計劃在 2029 年投產。這些資本投資難免會對電費造成壓力。
兩電亦表示,今年各自從穩定電費基金中提取了數億元,用作減低電價。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補充,穩定基金的結餘不能多於本地銷售電量的收入的五個百分點,今次動用基金後,結餘約佔兩電本地銷售的收入 2%至 3%,即上限的一半,算是一個很健康的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