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農業 靠高科技有錢途?

熱度316票  瀏覽14次 時間:2017年7月26日 10:12
查看相片
高科技農業投資大,港府應借鑑新加坡和以色列經驗,免走冤枉路。(資料圖片)

【經濟日報專訊】政府早前敲定於古洞南發展農業園,第一期最快2019年展開工程,是否應借鑑農業科技有聲有色的新加坡和以色列,免走冤枉路,及早開拓技術輸出的國際商機。

港星兩地經濟發展步伐相若,農地也日益減少,但本地蔬菜自給率不足2%,星洲卻至少是4倍,背後垂直耕作、氣候調控系統、機械人,講的盡是科技。

獅城起步 快港30年

新加坡無論對食物抑或食水供應,均充滿憂患意識,早於1986年已意識到要發展現代集約式農場、促進農業生物科技,以及鼓勵投資,比起港府去年才宣布新農業發展目標,快了足足30年。

當地現擁6個農業科技園區,面積1,465公頃,單是下月招標的60公頃,已大過本地農業園首期發展約5倍。古洞農業園歡迎採用新科技耕種的農民,但也接受已在園區範圍內耕種的農民,又或其他受政府發展計劃影響的農民,怎樣鼓勵後兩者升級轉型?

科技農業投資甚大,星洲新招標的農地將由原初10年租賃期,倍增至20年,確保租客能夠回本,其6,300萬坡元(約3.6億港元)農業生產力基金亦剛由實報實銷,改為更及時的預先撥款,都值得未來農業園及農業持續發展基金借鏡。

產能較傳統高逾5倍

星官及外媒寵兒Sky Greens菜園發展出像旋轉木馬的多層溫室菜架,藉水力移動蔬菜確保足夠日照和灌溉,據稱產能是傳統菜田的5至10倍。其他如Kok Fah Technology Farm、Farm 85也有機器自發芽盤取出菜苗方便插種,能感應降雨的自動天幕,省時省力省錢。

全球人口不斷上升,聯合國糧農組織估計2050年食物需求將再升50%,惟農夫卻要不斷應對氣候突變、環境污染、水源不足等重重挑戰。新加坡早已不止着眼本土,還曾揚言要藉農業科技和人才協助保障東盟的食物供應和安全,且已向文萊輸出養魚技術,也正跟吉林合作養豬。

發達國家早已不止輸出糧食,種子、肥料改良、遙距監控、農務大數據等技術的市場同樣龐大。以色列以科創聞名,也培育出不少農業科企,連歐美澳紐都要仰賴,如CropX研發出易於安裝的低成本土壤濕度感應器,可減少用水達三分一。

古洞農業園無疑是新農業的發展契機,但港人眼光必須放得更遠,農業才有機會真正可持續發展。本地農業技術或者未算最頂尖,一樣有市場,像沙漠城市杜拜有意投資2.25億元,引進魚菜共生技術。3個90後去年以6,000元北上創業,進駐江門農業綜合示範基地以蛆蟲養魚種菜,已得到1,200萬元投資,未來更銳意成為全國最大的魚菜共生基地。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

頂:14 踩:27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 (9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7 (96次打分)
【已經有82人表態】
16票
感動
11票
路過
11票
高興
4票
難過
11票
搞笑
8票
憤怒
7票
無聊
1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