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稳步复苏有利中国再起飞
证券时报记者 孙晓辉
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的背景下,先期公布的美欧上市公司三季报显示,企业业绩持续回升,但信贷紧缩依然制约着各国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专业人士认为,四季度海外市场面临技术性调整,美元表现将成为市场走势的主要风向标。作为经济复苏的领军者,中国在后危机时代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企业业绩仍处复苏通道
作为三季度首先披露业绩的行业,科技企业业绩较为抢眼。英特尔亮出美国上市企业首份季报成绩单,尽管净利润和营业收入双双同比下跌,但业绩回暖趋势超出预期。此外,谷歌、IBM等科技业巨擘三季度盈利均超出市场预期。 “英特尔效应”一度激发了市场对全球科技业全面复苏的期望。
银行业业绩披露紧随其后。与二季度相比,目前已披露的大型银行三季报表现喜忧参半。摩根大通及高盛受投行业务支撑大幅盈利,花旗和美国银行受累于大额信贷损失均出现亏损。此外,不少其他行业企业业绩也显示行业景气度正逐渐改善。
香港恒丰证券副总经理梁渊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周开始披露的三季报开局较为理想,但预计接下来超出市场预期的业绩会逐渐减少。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告诉记者,虽然已公布的银行三季报显示银行业绩在逐步回升,但各大银行实现盈利并非依赖信贷等主营业务,而是过度依赖投行业务。高级研究员谭雅玲认为,三季报显示,企业业绩调整已基本到位,而美国银行业盈利持续超出预期,反映出金融业调整进度加快。分析师熊伟则表示,虽然已公布的三季报中也有不少企业业绩欠佳,但业绩依然处于回升通道,削减成本依然是企业业绩超预期的主因。
信贷紧缩制约货币政策转向
梁渊认为,消费者信贷违约依然是制约银行业复苏的一大难题,随着美国商用不动产市场形势越来越严峻,预计今年四季度信贷违约率可能会迎来真正的高峰。(下转A2版)
银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