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共同体构想“10+3”模式最可行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20票  瀏覽6次 時間:2009年11月10日 08:54

每经记者宛霞发自北京

照着欧盟的样本,建立“亚太共同体”可行吗?昨日,“史上最多参会者”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系列峰会开始在新加坡举行,“亚太共同体”构想渐被推上前台。

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来自21个APEC会员经济体的领导人和部长、与会代表、企业领袖、媒体和相关人士近1万人将参加经济领导人峰会、成员部长级会议、CEO峰会等一系列会议。

据日本媒体报道,本届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后发表的共同宣言草案,开篇就提出了创建“亚太共同体”的构想,力争将包括美国等在内的APEC整体建成自由贸易区。其实早在一年前,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就曾数次呼吁创立“亚太共同体”,并希望能在2020年达成此目标。

对于该报道,中国社科院亚太所经济室主任柴瑜博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此次APEC或能达成21国关于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合作宣言将是最好结果,亚太共同体建立之路任重而道远。她认为,鉴于《茂物宣言》的流产和此次金融危机中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的情况,亚太共同体这一口号的提出恐有“转移发展中国家视线”的嫌疑。

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茂物通过的《茂物宣言》曾提出“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与投资”这一目标。与会的18个成员国承诺发达经济体于2010年、发展中经济体于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时至今日,发达经济体承诺的2010年目标并未实现。

柴瑜认为,无论是亚太自由贸易区、贸物宣言或是亚太共同体,发达国家能否采取实际行动都至关重要。她认为,与发达国家相比,此次经济危机中,中国一直在积极努力为各个经济体走出危机“尽职尽责”,中国也将会采取积极态度建立“亚太共同体”。

此外,与欧盟不同,亚洲地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较大,在自由贸易安排上、利益协调上会艰辛得多,而且若想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则更难,基于此,欧盟模式恐难复制。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认为“10+3(东盟加中日韩)”方案,对于中国来说更可行,也是经济效益的最优方案。他表示,亚太的自由贸易协定将会是最大的圈,即最终实现的目标,“10+3”机制将作为实现东亚共同体长期目标的主要载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0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5 (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1.43 (7次打分)
【已經有11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