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举行 呼唤完善社会责任机制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1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0月26日 17:52

'O1g0L j*A8J^Pp7q0新华网北京10月26日电(俞玮)当前,我国已进入突发事件高频发生的社会发展转型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及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不断上升,对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迫切要求我国政府和社会全面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 r2Xa"zB(['D j;Z

l;G]o|Y%|5S1|Q#bX025日至26日,2009首届中国应急管理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应急管理和社会责任”为主题,各级政府机构应急管理人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从不同角度发表观点,探讨应急管理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共同推动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社会责任机制。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tm@/d3HHMJ

al _]o-_n8m0从抗击“非典”起步 我国应急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3| snCk$b;|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w |9Hm]\ q,[l+c

6年前,抗击“非典”一役使2003年成为我国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起步之年。2003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应急预案工作小组正式成立,以制定、修订应急预案和建立健全应急体制、机制、法制(简称“一案三制”)为核心的中国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全面起步。

,Hz[Co/s)H?F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 A*b#o$P] w6U

2004年,《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单位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和《省(区、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框架指南》印发。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k ?C|7^ss U/c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uGD4{+Dj"O

2005年,我国政府组织制定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方面105个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各省区市也完成了省级总体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同年7月,全国应急管理工作第一次会议召开,“一案三制”工作全面推进。

u;Lp$bO qP#[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pG/~2}:s;ZU)\?,\4g

2006年,国务院应急管理办公室和各省区市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相继成立,应急管理工作首次被列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随着《“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全国森林防火中长期规划》、《气象防灾减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相继出台,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B oy{Mlb

pq!p Js}I:r0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正式实施,标志着应急管理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大步伐。同年,党的十七大召开,提出要进一步树立忧患意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5lS;O"B'M9a5Vw

(} P8VlDnk1T:v,O4T s02008年,成功夺取抗击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重大胜利,及时有效地处置了发生在西藏拉萨的“3·14”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经受住了严峻考验并取得了重大胜利。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ab/n R5pch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 q/F-Q+e:kvR

“在抗击‘非典’、应对冰雪灾害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过程中,我国的危机管理实现了重大飞跃。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各种应急物资准备进一步加强,危机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务院应急管理专家组组长闪淳昌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管理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依靠法制,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和社会力量,做到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Dp#H^%EA]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0X#iI3_

依靠社会力量 实现应急救援主体多元化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B P pj!W)^N Y'HDY

F f$T-zK4w9s)SR0本世纪初,联合国提出新的减灾口号——发展以社区为中心的减灾战略。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cJx^-R3o&{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K h$@$nc!L

“社区作为社会的支撑组织,如何参与突发事故灾难的抢险救援工作直接关系到救援的效果。” 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国家煤矿安监局副局长黄毅说,现在安全生产的救援力量和救援投入主要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社区、志愿者、国际组织等社会力量的参与力度不够,必须努力构建以行政管理为主体、以管理系统和社会系统为两翼的安全生产救援体系,实现应急救援主体的多元化。

(p;t1|9g'D-?1e*e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j3ma7R^*Yz

黄毅指出,没有形成完善的应急救援产业化服务体系,一旦发生事故灾难,只有靠政府出面,并承担善后责任和外界舆论的压力。并且,我国的商业保险机制也没有完全进入安全生产的救援领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更多的引进社会力量,尤其是市场力量参与应急,提高救援的效率。”

9f ]&SfZ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u0n1t9x(^%g1fg

中国应急管理杂志总编高小平认为,在危机时刻,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相互信任对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危机中社会秩序的稳定和公众对公共危机决策的认同,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应急管理。

0Q9_&KV5u@!g0

8lF\-o}-C.I0“由于公共危机具有危险性、不确定性和紧迫性,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及时处理,所以仅有政府的参与是不够的,政府的财力毕竟有限,还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 高小平说,要提高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政府、公民与社会组织乃至国际组织必须密切配合、联合行动、复合治理。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Hdd lW o(]]%E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h Q1GkB&Q1X q

“公民参与公共应急管理所具有的多元性、互助性、民间性,不但弥补了政府工作的不足,同时通过监督和倡议,可以进一步增强政府的决策及施政能力。”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M2y'}|0xdx)Oi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yK9K2l/j`6R I8Y y

<< 前一页12后一页 >>

L6v(}/B N!u9Mz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2?Kv%GwW^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b-wI#]6O8|f5U0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v3E:l:uk/Oe#R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d6UMP]G

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g)L-^|2Ua;i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f0^4V#x-gFcB%@0z

頂:0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 (0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5 (1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