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首季飆15%冠全球 短線料調整 次季呈先低後高 衝上25000阻力大

熱度3票  瀏覽0次 時間:2025年4月01日 09:00
恒指首季飆15%冠全球 短線料調整 次季呈先低後高 衝上25000阻力大 · 信報財經新聞

恒指昨日收市報23119點,3月份僅進賬178點(0.8%)。不過,由於2月份表現亮麗,恒指首季累計狂飆3060點(15.3%),與國指雙雙成為全球表現最佳兩大主要股市指數。分析預期,恒指後市延續調整,第二季呈先低後高格局,下方22700點有初步支持,惟不易突破25000關。

恒指昨低開逾200點,早段跌幅短暫收窄至只有數十點,不久走勢跟隨A股惡化。大市午後最曾挫423點,低見23002點,險守23000關,收市跌307點(1.3%),報23119點。

港股昨挫307點 夜期未止跌

截至今晨12時30分,恒指夜期報23133點,跌29點,高水13點。ADR港股比例指數報23091點,較本港收市低28點。

國指昨失89點(1.1%),收報8516點;科指挫111點(2%),至5394點,續處於2月20日以來低位。主板成交額2573億元。「港股通」昨有29.1億元北水南下,連續7日吸資。

總結3月份,恒指高收178點(0.8%),國指揚升99點(1.2%),科指則挫173點(3.1%)。恒指及國指均創下連升4個月紀錄,但漲幅較2月份約13%至14%大為收窄,科指則結束之前連升3個月的勢頭。另「港股通」首季累計吸資強勁,期內達4386.52億元淨流入,相當於去年全年吸資規模的54%。

恒指及國指首季持續跑贏全球,亦是全球主要股市指數當中,季內「唯二」錄得雙位數升幅,遠遠拋離排第三位的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儘管不少分析均預計A股可望跑贏港股,但滬指及深成指首季表現乏善可陳,分別微跌0.5%及上升0.9%。

阿里全季進賬55% 藍籌最強

值得留意的是,大市在2月初農曆新年長假期復市後走勢突出,到3月下旬開始後勁不繼。恒指現水平與3月19日所創下的前高位24771點比較,累計回調幅度已達1652點(6.7%);科指則較3月18日的高位6105點累跌711點(11.6%),已符合技術性調整的定義。

不過,首季埋單計數,多隻科技相關股仍成功打入十大藍籌升幅榜,其中阿里巴巴(09988)全季進賬逾55%,續為升幅王,藥明生物(02269)及比亞迪(01211)分別以54%及47.3%升幅,佔據第二三位。

光大證券國際證券策略師伍禮賢指出,大市現時只較高位累跌不足2000點,與之前曾創出約6000點累計漲幅比較,仍屬合理調整幅度,而且相對環球其他股市,港股至今跌幅不算特別大。短線而言,由於4月份受美國關稅因素困擾,後市料延續調整,估計恒指初步支持位在22700點。單計4月份,伍禮賢不排除恒指經歷調整後會出現反彈,因在過去30年間,於4月份出現升市的機會率超過七成。

伍禮賢又預期,港股次季呈先低後高格局,次季後半段有條件造好。他解釋,在國策持之以恒發力下,人行降準減息可期,且相信人工智能等因素仍有力維持市場樂觀看法,從而帶來更多股份估值提升。但他坦言,恒指衝上25000關面臨較大阻力,該水平屬心理關口。

另外,瑞銀認為大市值的中資股近期股權融資活動增加,並非市場估值見頂訊號,因首季股權融資規模僅相當於港股目前市值0.3%,遠低於2015年及2021年時約1%的佔比,同時認為北水南下能夠抵消股權融資增加的影響。

頂:0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2 (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1 (1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