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龙佩:只是欧盟形象代言人?
欧盟领导人11月19日召开特别峰会,一致选举比利时首相范龙佩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欧盟委员会贸易现任委员凯瑟琳·阿什顿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对此,批评家称,竞选过程充满争议,已经让欧盟沦为国际笑柄。范龙佩和阿什顿在国际舞台上几乎不为人知,他们的当选只是各成员国权力平衡的产物,根本无助于改变欧洲形象,对欧盟的外交政策也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多方平衡的结果
范龙佩聪明谦虚,看起来像一位心不在焉的教授,他在比利时之外的声望几乎等于零。在结果出来以前,人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人可能成为首位“欧盟总统”吗?然而,欧盟各国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喝完鸡尾酒、吃过晚餐后,范龙佩就真的成了“欧盟总统”,他在世界舞台上将代表欧洲大陆。
欧盟27国最近才通过《里斯本条约》,有意让欧洲更团结,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影响力。新“欧盟总统”代表着5亿欧洲人,欧盟将成为一个统一、民主、具有强大外交影响力的团体。但是在竞选过程中,各种幕后交易和候选人人数少、竞选态度不明确等问题让很多观察家失望。
批评人士称,竞选“欧盟总统”的过程不仅没有让欧盟更强大,反而再一次暴露了欧盟内部的缺点。牛津大学欧洲政策专家克里斯托弗·皮克顿说:“整件事最后成为一场闹剧,看起来更像一个笑话,不够现实。”
在决定候选人之前,欧盟各国领导人甚至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总统”。是要一位拥有巨大国际影响力的明星政治家,还是擅长于主持各种会议的欧洲官员?现在看来,他们似乎更倾向于后者。这也是英国前首相、曾被认为最热门人选布莱尔竞选失败的原因之一,很多欧洲领导人不喜欢魅力非凡、引人注目的布莱尔。此外,英国一直是“欧洲怀疑论”的信奉者,布莱尔的经济政策和支持伊拉克战争的态度,也是他们批评的焦点。此外,各国还要考虑候选人的国籍、政治倾向以及性别。皮克顿说:“其间充斥着马基雅弗利的权谋术,就像在选教皇一样。”
范龙佩似乎更适合主持欧盟委员会的会议,让欧盟成员国领导人放心。一些支持者说,范龙佩将为欧洲带来真正和平,调停成员国之间的分歧。但是为27个国家调节矛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至于欧盟“外长”阿什顿,这个原本在欧洲政坛默默无闻的英国女人,一年内,居然连续两次被“天上的馅饼砸中脑袋”。去年10月,她成为欧盟委员会的贸易委员是因为原本担任此职务的曼德尔森回国出任布朗内阁的商务大臣。如此算来,她的“两级跳”居然没有经过一次选举,在讲究选票政治的西方世界,人们难免发出一片惊呼。
客观地说,几乎没有任何外交经验的阿什顿,并不是外长的合适人选,她甚至是在欧盟首脑会议当天才得知自己被布朗首相推荐。她的当选自然也是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也有英国媒体猜测说,布朗眼看自己推荐的布莱尔铁定无法当选“总统”,就干脆破罐子破摔了。
统一声音能力尚浅
欧盟一直梦想在国际经济、政治和外交舞台上做到一个声音说话,然而,迄今为止,欧盟仅仅在经济领域内初步实现整合。不可否认,有了“总统”,欧洲一体化将迈入新的阶段。与以往的欧盟轮值主席相比,“欧盟总统”最大的不同在于“常任”,从而有利于欧盟保持政策连续性,加快在外交、安全防务等领域的一体化进程。但《里斯本条约》赋予“欧盟总统”的独立决策权十分有限,主要是做一些程序上的事情。迄今欧盟各成员国并未把主权交给超国家机构,在某种程度上,“欧盟总统”仍得听命于27个成员国。在职权范围有限,而个人影响力又不太强的情况下,范龙佩很可能会选择中庸做人、低调处事,当好欧盟的“形象代言人”和“关系协调员”。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的马克·因塞梯评论说:“范龙佩和阿什顿可能都胜任这份工作,但两人都不具备外交经验或一定的国际形象。目前看,他们只能算是无名小卒。”
范龙佩表示,他意识到无数欧洲民众视他为无名小卒,他强调说:“外界对未来欧盟总统的形象有无数评论报道,但我认为最关键的是对话、团结和行动,欧盟的形象要通过共同结果显示出力量。”
对华气氛或更好
对于欧盟未来对华关系,有观察家认为,范龙佩的当选可能在促进双边关系上起到积极作用。因为范龙佩一直以来对中国的态度都很好,在其任比利时首相期间,就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遵循不干涉内政原则,不断推进比中各层面的交流与合作,所以他上任欧盟“总统”以后,应该也会保持这一传统,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但由于其职权难以改变政策,应该很难在欧盟对华大的政策和方向上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是此次出任欧盟“外长”的阿什顿在任职欧盟贸易委员期间,频繁对中国产品动起反倾销举措,对我国浙江鞋企、钢铁紧固件制造企业等带来巨大冲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