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都有错
人民币盯住美元,让美国更需要中国或中美两国间依赖程度等同的观点都显得站不住脚
□ 德里克·西泽斯 | 文
当前,中美双方对两国关系中最重要的议题都存在误解,而且这些误解还有可能加深。
在中国方面,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对美国比美国对中国更重要。这一观点不但有错,而且危险。而在美国方面,期望通过指责中国,来避免美国自身失败的倾向也与日俱增。这种想法只会使事态变得更糟。中美两国间存在很多误解,不过以下几点可能是最为严重的:美国巨大的财政赤字和中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人民币汇率盯住美元;简单化地理解中美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中美两国确实相互依存,不过,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要更多些。对美国而言,中国是许多商品的最佳供应者。然而,其他低成本的供应者也在寻找机会扩大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譬如越南。
对中国而言,中国对美国的依赖既有实在的因素,也有抽象的因素。2008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相当于中国当年GDP的7.4%。而中国市场对美国GDP的直接贡献就没这么大。
中国对美国最重要的依赖却是抽象的。美国创立了世界贸易和金融体系,并且时至今日仍处于领导地位。
中国不断从这个体系获得巨大收益。每年,中国的外贸顺差都达到上千亿美元。如果没有开放的国际贸易体系,这是不可能的。在很多行业,中国的生产量大于其消费量,如果没有出口,产能过剩将带来通货紧缩,影响中国经济增长。
美国不仅愿从中国,也从日本、德国和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如此维系了开放的贸易体系。如果美国采取保护主义政策,这些国家就会失去支持自由贸易的动力。而中国则会发现,所有出口市场都会对它关上大门。
中国同样依靠美国主导的金融体系。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将人民币汇率和美元再次挂钩。人民币盯住美元,让美国更需要中国,或中美两国间依赖程度等同的观点都显得站不住脚,因为,一个强大经济体从来不需要让它的货币与弱势经济体的货币挂钩。
汇率变化可以反映中美两国间的经济关系,也能损害这一关系。许多美国人,包括国会议员和奥巴马政府的官员,似乎认为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是当下世界经济中最大的问题。这确实是个问题,但远不是最大的。
人民币与美元挂钩其实并不是中国最重要的政策,给国有企业以巨大支持才是,且最具危害。与国有企业享受的行业垄断、低价土地和资金这些保护相比,美国近期对中国商品加征的惩罚性关税,金额要小得多。
人民币升值并不会取得许多人期望的效果。2005年7月到2008年6月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但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年增长率达到50%。美国政府过度刺激消费,包括对中国产品的需求,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此期间,巨额财政赤字和长时间的低利率,对美国经济造成的危害比人民币和美元挂钩要大得多。
也许有人要说,以上这些问题都比不上美国对中国负有大量债务这一现实。不过,美国对中国的负债规模实际被夸大了。
美国政府2009财年的赤字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2010财年可能会突破1.6万亿美元。这对美国经济是个沉重的负担,并使人对美国的领导能力产生严重怀疑。美国通过发行国债来支持其财政支出,中国的管理局就是其买主之一。中国官方现在大约持有7500亿美元美国国债(中国以其他形式大约还持有5000亿美元)。
但是,相比美国的赤字规模,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稍小些。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数量不到美国总量的7%。2009财年中国所购美国国债大约只相当于美国财政赤字额的5%,而美国的利率还有所下降。维持庞大的赤字规模是个糟糕的政策,应该有所调整。不过,即使没有中国,美国仍可继续。
中国的外汇储备也是个问题。1980年到2009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累计达近2.1万亿美元。这在中国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占到相当大比例。中国不能在国内使用这些美元,须找到其他出口。也没有那么多黄金、铁矿或原油供中国购买,这些美元中的一部分必须回流美国债券和股票市场——当今世界几乎仅有的几个足以吸纳中国贸易盈余的市场。
这才是世界最重要的两大经济体—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的本质。
作者德里克·西泽斯
(Derek Scissors)为美国传统基金会高级研究员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查看 财新网(http://www.caing.com)
相关专题:
凤凰网财合作专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