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森林:「上癮」遊戲玩家如何借虛假步數和積分農場欺騙旨在倡議環保的中國應用程式
螞蟻森林是一款廣受好評的中國行動應用程式,其本意旨在鼓勵綠色行為。但BBC發現,它的一些用戶正在通過付錢給其他人來幫助他們累積積分,甚至購買可以搖動手機的設備來人為地增加他們的步數。
每天早上,已經退休的64歲的李玉蘭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螞蟻森林裡種樹。
這是一款在中國流行的碳足跡追蹤手機遊戲。玩家種植虛擬樹木,做來幫助種植真實的樹。
「這款遊戲豐富了我的生活,」李說,出於安全考慮,她使用了化名。
螞蟻森林因其商業友善的環保推動模式贏得國際讚譽。玩家可以透過在現實世界中踐行環保行為來獲得積分,例如騎自行車上班或選擇更環保的產品。這些「綠色能量點」可用於種植更多數字樹,或在遊戲中佔據一個區域進行保護。
螞蟻森林內置於全球最大支付平台支付寶。反過來說,玩家玩得越多,使用支付寶應用程式的次數就越多。理想情況下,這是雙贏的。
遊戲的綠色能源點是用來衡量玩家活動的氣候效益的。
螞蟻集團聲稱,玩家獲得的每一個積分都代表你的行為減少了1克碳排放,該公司聲稱其用戶產生了約3800萬「噸」積分。但BBC發現了大量造假例子,有些玩家不是透過環保選擇,而是透過駭客和變通辦法來賺取積分。這意味著螞蟻森林的一些優勢可能被誇大了。
一些用戶非常渴望提高自己的遊戲數據表現,以至於他們利用特殊的應用程式來欺騙他們的手機記錄環保行為。一些玩家付錢給其他玩家來累積他們的遊戲積分和解鎖虛擬樹木。
隨著這款遊戲越來越受歡迎,黑市也出現了個人和團體透過在社群媒體上出售能量點以及在大規模線上「共植」團體中提供如何欺騙系統的技巧來獲利。
就連李女士也說,螞蟻森林鼓勵她更環保,但她也承認用一些取巧的手段。李女士說,她用另外三部手機為她的一個帳戶澆樹,甚至買了一個可以來回擺動手機的設備,這讓她看起來像是在走路。
「通常情況下,手機搖晃兩個多小時後,我就能走18,000多步,」她說。
她說作弊行為偏離了遊戲的初衷,但她必須要贏其他玩家。
「我覺得自己已經上癮了,」李女士說。
警惕濫用
螞蟻森林計畫負責人王小穎表示,用戶產生的積分旨在激勵玩家擁抱永續發展,不計入螞蟻集團自己的碳中和目標和指標。不過,他承認遊戲有作弊問題。
「我們對平台的濫用保持警惕,包括任何規避『綠色能源點』生成的行為,」王小穎說。「此前,螞蟻森林已經封鎖了已經檢測到的26,000個違反螞蟻森林條款的帳戶,並在需要時採取了適當的法律行動。」王小穎解釋說積分沒有物質價值,但「一小部分」用戶在努力賺取、誇大自己的積分數。
一些專家認為,螞蟻森林的真正作用是讓用戶迷上支付寶應用程序,增加消費,並讓人們錯誤地認為植樹可以抵銷現代生活給環境造成的惡果。
很難確切地說有多少玩家在作弊。然而,儘管螞蟻森林努力提高平台的誠信度,但BBC很輕易就發現了有數百名玩家通過組隊方式換取更多積分的案例,這種情況很常見。
此外還必須考慮應用程式本身帶來的污染問題。
運營一款擁有7億玩家的遊戲會帶來保存數據和維持其它基礎設施所必需的巨額電力成本。
王小穎表示,螞蟻集團已經連續三年實現了全運營碳中和,其係統並不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運行,該公司沒有細分特定應用程序單獨使用某一些能源。
過去幾年,人們對利用「遊戲化」促進可持續生活的可能性持樂觀態度,而螞蟻森林被視為這項策略的重大突破。然而,除了作弊之外,研究人員已經對遊戲的現實世界影響提出了質疑。從種植樹木的壽命和適宜性,到遊戲化是否真的可以長期成功改變用戶的生活模式。
螞蟻森林可能有一些環境效益,但也有一些應該注意的部分。
7億用戶意味著遊戲具有巨大的潛力。螞蟻集團表示,這款遊戲協助種植了5.48億棵樹,一些證據顯示螞蟻森林推動用戶養成更環保的習慣。然而,作弊問題和一些別的問題削弱了遊戲的一些碳節約主張。
在螞蟻森林,獲得積分最快的途徑就是增加支付寶的「綠色」消費或支付。這導致一些專家認為,螞蟻森林的真正作用是讓用戶迷上支付寶應用程序,增加消費,並讓人們錯誤地認為植樹可以消除現代生活的後果。
其實螞蟻森林還有另一種官方已經批准的玩法,其氣候效益接近零,螞蟻公司往往對此三緘其口。用戶可以透過觀看廣告、漫無目的地滾動支付寶購物頁面購買「環保」產品來獲得積分,即使他們不購買,瀏覽足夠時間也可以獲得積分。
植樹造林的誤解
撇開消費者行為不談,螞蟻森林中產生的積分與配套基金掛鉤。
螞蟻集團表示,自2016年遊戲推出以來,該基金已幫助種植了至少5.48億棵樹,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了34個公共保護區。
對於一個自20世紀初就開始倡議創造新森林概念的國家來說,植樹造林並不是什麼新鮮事。自1978年以來,中國政府開展了一系列防治沙漠化行動。其中包括三北防護林工程,旨在透過改善中國北方的環境生態來減輕沙塵暴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該公司表示,螞蟻集團90%以上的樹木都種植在三北防護區地區。
然而,此類植樹造林計畫卻遭到批評。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環境政策助理教授安娜·萊克·朱(Annah Lake Zhu)表示:「許多政治家都將環保視為自己的心愛項目,因為這不僅關乎保護自然,還關乎發展。」
批評者認為,許多此類人造森林根本無法生存,並且會佔用資源,導致水資源短缺。一些人工林也被稱為「綠色沙漠」。因為本地物種很少,缺乏生物多樣性。 (在邁克爾·馬歇爾(Michael Marshall)的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1 (2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 (20次打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