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常委:40年后全民将进入福利社会 安全平等自由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44票  瀏覽11次 時間:2010年1月08日 10:05

中国决定从2009年开始在10%的县(市、区)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这是中央财政对于农村养老的一个分担的开始,也被看作是具有和2006年废除农业税同样意义的举措———中国亿万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享受到有国家财政补贴的养老生活。(中新社发 山西 翟海军)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院长郑功成(资料图)

——回眸2009 年度观察(二) 社保:提速的改革

主持人(李小萌):

您好,观众朋友。昨天我们说到了,2009年中国经济碰到了进入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全球金融风暴袭来,中央果断地拿出了4万亿,而在这样一笔巨额的投资当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份深厚的民生情怀。我们在2009年最大的期待是转危为机,那么这一年已经走过,我们收获了什么呢?先来看短片。

温家宝(国务院总理):

今年我们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情就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第二件事情就是,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农村试行农民的养老保险试点。

解说:

不久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了记者的专访,大约90分钟的访谈,民生问题仍然被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

温家宝:

我们经济发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不断提高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就是说,就是为了改善民生。

解说:

2009,两件大事:一个医药、一个养老。对于正处于金融危机之下的中国来说,这两大改革的推进和突破的确是了不起的大事。

200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也始终把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去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就指出,外界很多人其实没有读懂中国一揽子计划的全部内涵。他说,“我们形成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四项内容:就是大规模的政府投入、大范围的产业调整和振兴、大力度的科技支撑和大幅度的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这四项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体现了我们计划的远近结合和标本兼治。事实上,在去年中国经济处于最困难的时刻,一揽子计划的四项内容都在平稳地推进。

一年来,民生领域密切出台的多项政策都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2009年3月9日全国两会

解说:

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要制定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要覆盖全国10%左右的县市。而且要出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

2009年4月4日

解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相关负责人今天表示,从今年起,用两年的时间,将老工伤职工全都纳入到工伤保险统筹管理。

2009年4月6日

解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今天正式发布,意见提出了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和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长远目标。

2009年8月4日

解说: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今天表示,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目前正在各地政府征求意见,预计“十一”前正式启动试点。

胡晓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区还有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我认为它是继取消农业税、农业直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一系列惠农政策之后,又一项重大的惠农政策。

解说:

2009年10月28日,重庆343名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政策惠及到的第一批农民,领到了80到190元不等的养老金,这种由国家财政补贴到人头来保底,再加上个人出资和集体补助的,三方共同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账户的方式,意味着从此以后政府将对农民承担起养老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项制度的建立改变的是5000年来农民靠儿女、靠土地的养老模式。

2009年12月30日

解说:

今日头条首先关注国务院发布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这意味着城镇职工和农民工在跨省流动的时候,养老保险可以跟随转移接续了。

2009年年底,对于全国上亿的农民工来说,这是一条最重要的新闻,社保制度建设应该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制度保证,甚至可以看作是经济增长的第四驱动力。许多经济体的社保制度就是在逆境中诞生,在危机中完善,在巨大的内部和外部压力下完成其历史使命的。因此,2009年是完善社保体系的一个绝好机会。这是2008年年底的时候媒体的评论,经过2009年一年的努力,这段评论正在成为现实,这些或许会成为中国历史性的转折。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社会现状:

官方动态:

专家观点:

裴宜理:分配公正和社会福利比发展更重要

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3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36 (14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1 (13次打分)
【已經有12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