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穗港台學生 大灣區實習交流

熱度253票  瀏覽0次 時間:2018年8月20日 09:28
查看相片
參與祈福集團京穗港台大學生實習交流的香港學生,7月初先到北京參觀,遊覽故宮、圓明園、清華大學等。

【晴報專訊】隨着大灣區交流頻繁,本港學生未來在升學、就業與生活,與周邊城市或會更形密切。祈福集團連續3年舉辦大學生實習計劃,讓北京、廣州、台灣及香港4地學生一同實習,促進交流。

由祈福集團主辦的京穗港台大學生實習交流計劃,今年共有 30 多間專上院校共111名學生參與,據集團品牌部總監何淑媚指出,學生會在廣州參與為期 40 天的實習,並會分派到集團旗下醫院、房地產、教育、酒店等項目的不同崗位。「香港學生今年更走訪了北京的創新科技企業,如華為、小米、新浪微博,也參觀了歷史地標及當地著名學府,以及前往創業園的創業大街及創客小鎮等,感受地道氛圍。」

她強調,負責提供實習職位的部門,都需要先撰寫計劃書,並會為學生作中期及結業報告,總結學生有哪方面的進步。

黃綽濼 要成為中醫師

現時就讀香港大學附屬學院中醫學副學士二年級的黃綽濼(Charlotte),是第二年參與計劃。因今年有機會到北京參觀,她感到內地企業很關注員工的身心健康,像新浪微博的福利很好,會為員工舉辦瑜伽班、開設Gym Room及提供託兒服務。Charlotte去年到了祈福醫院的兒科、內分泌科及皮膚科實習,今年則有機會到婦科及針灸科。她稱,內地中醫資源及技術均很先進,祈福醫院也有很多不同的病例可供參考。

內地中西醫結合

她不諱言,香港在中醫方面資源較少,港人看中醫覺得只是保健、調理;學習過程也是以理論為主,較少實習機會。「香港中西醫是完全劃分,內地則是中西醫結合,會要求學生對西方醫學有認知,也可以開西藥。」實習交流亦會安排不同地區的學生同住一宿舍,Charlotte笑言同學放工後會買餸回宿舍一起煮飯,很多時煮滿一桌子的菜。她與現時在北京外語大學讀泰文的港生較相熟,會與對方交流北京文化,加上自己將到內地升學,也想多了解內地讀書的情況。

袁浩文 可延長實習期

就讀暨南大學市場營銷學系本科的香港學生袁浩文,是由老師推薦參與是次交流計劃。近年不少港生返內地升學,浩文稱,選擇暨南大學是因校方對港澳台學生提供很充足的資源,甚至有機會獲取專為這類學生而設的創投基金。「我們每年也有一個文化之旅,只需付五分一的價錢便可到北京、新疆等地交流。學校也有精英商業培訓計劃,配對企業家指導同學的學業,也會為個別創意想法提供意見等等。」

盼有機會再參加

浩文實習的部門是祈福繽紛世界市場部,每位實習生都會由一位資深員工一對一帶領,像正式員工般工作,他自言短短一個星期已學到很多東西。「部門會給予充足機會予實習生,工作包括為地產項目搜集資料、為商場主題定位,甚至有機會在總經理面前直接滙報等,過程中可實踐自己所學,甚至嘗試到落實執行項目的流程。」他形容工作環境很開心、很專業,如時間許可希望實習期可延長一點。「報名時想選一些時間較短的實習工作,因要返香港應付IELTS考試,來了這裏則希望時間可長一點,明年有機會會再次參加。」

浩文所編配的宿舍有台灣、新疆及北京的同學,他笑言大家很合得來,最愛研究各地不同的方言及潮語。「即使平日交談也各有特色,香港學生說話比較直接,不愛修飾;內地學生做人處事較圓滑,說每件事情都會包裝一下,較委婉,即使要拒絕對方也會轉一個圈才說出來。」他自言參與交流前,會以為台灣學生在工作文化上與香港學生較接近,但原來台生對實習與內地生一樣認真。

撰文:李越樺

相片:受訪者提供

編輯:余運慶

美術:招潤洪

頂:12 踩:12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67 (7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8 (79次打分)
【已經有72人表態】
10票
感動
14票
路過
5票
高興
8票
難過
10票
搞笑
12票
憤怒
10票
無聊
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