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點評】兩蚊搭車想褪軚 港府要自劈一刀(高天佑)

熱度8票  瀏覽4次 時間:2025年1月01日 21:40
現時60歲或以上長者「兩蚊搭車」優惠存在3個主流改革方向,不論結果如何,削減福利肯定不會受社會熱烈歡迎。(資料圖片)
現時60歲或以上長者「兩蚊搭車」優惠存在3個主流改革方向,不論結果如何,削減福利肯定不會受社會熱烈歡迎。(資料圖片)

港府財赤嚴重,銳意緊縮開支,60歲或以上長者「兩蚊搭車」首當其衝。這項福利政策被部分人視為「前朝炸彈」之一,現屆政府「拆彈」也要格外小心。畢竟中國人社會講求敬老尊賢,這邊廂問責官員繼續高薪厚祿、立法會議員到日本遊埠,當局卻把「削支第一刀」劈向老人家,民意觀感肯定不會太好。事實上,該政策原本關乎長者福利,卻於2020年出現政治化變質,引致「易放難收」,現在要「褪軚」很考驗政治手腕,港府恐怕要先「自劈一刀」,才可讓市民「順氣」。

話說長者乘車優惠最早由時任特首曾蔭權於2011年《施政報告》提出、自翌年起實施,讓所有65歲或以上長者和合資格殘疾人士以2元優惠票價,乘搭港鐵、輕鐵、巴士、渡輪等公交工具,由政府向營運商補償差額。該政策實施的首3年,平均每年涉及約4.2億元公帑支出,佔政府總開支(每年約3900億元)僅約0.1%,卻可讓全港長者開心出行,堪稱為皆大歡喜,在政治上實屬「本小利大」。

不過有趣的是,自從曾蔭權開創這項德政,其後兩任特首梁振英(CY)和林鄭月娥,皆有對其「加碼」。首先是CY在2014年《施政報告》宣布,把優惠擴展至綠色專線小巴。

與此同時,隨着本港人口老化,65歲以上長者人數愈來愈,令該政策開支逐步上漲,在2015至2017年平均每年公帑支出增加至約9.5億元,較第一階段倍增,但仍在可承受的合理範圍之內。

門檻降至60歲 「易放難收」

及至2020年1月份,正值社會動盪之際,時任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十項惠民生措施」,包括增加勞工假期至17日、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增建過渡性房屋等,而「重頭戲」正是把「兩蚊搭車」優惠門檻降至60歲或以上。她此舉在朝野引起不少震動,一來關乎宣布的時機並非《施政報告》(每年10月份宣讀),卻屬臨時召開的記者會,添馬政總部分核心人物事前也未獲諮詢。

二來,當時即使在福利界及政黨圈子,亦未聞有強烈呼聲爭取「60歲兩蚊搭車」,畢竟大家都知道60至64歲群體人口龐大,這個年齡層很多人仍在上班,為他們提供「超筍」乘車優惠不應該是善用公帑的優先事項。正因如此,添馬內外部分人估計,林鄭月娥此舉主要出於政治考慮,皆因當時社會紛亂,街頭烽火連天,示威者提出的「五大訴求」政府不可能答允,故她擬以「十大福利」挽回民心。

無論如何,福利政策向來「易放難收」。截至2024年6月底,本港60歲或以上人口達236萬,佔總人口逾31%。同時,港鐵、巴士等公交工具的票價愈來愈高。受兩大因素夾擊,據港府最新估算,「兩蚊搭車」政策開支在2025年度將達到60億元,佔總開支接近1%。

截至2024年6月底,本港60歲或以上人口達236萬,佔總人口逾31%。
截至2024年6月底,本港60歲或以上人口達236萬,佔總人口逾31%。 · winhorse via Getty Images

政府開支負擔增近十倍

換言之,相較於2011年提出的「兩

頂:0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 (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3.5 (4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