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晶片全球銷售份額降至3.9%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去年中國廠商的半導體全球銷售份額,在時隔一年後再次下滑,降至3.9%,按年下降0.2個百分點,相信是在美國對中國強化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管制的背景下,由於無法生產生成式AI所需的尖端半導體,導致中國廠商的市佔率下滑。
無法製造尖端半導體影響大
報道稱,中國對非尖端製造設備作巨額投資,但距離實現政府提出的「半導體強國」目標仍遙遠。另外,美國調研公司Omdia報告表示,不包括中芯(00981)的中國半導體代工企業去年銷售額按年升21%,但未達全球整體增長率水平(約25%),而全球半導體總體銷售額為6833億美元。
由於美國的出口管制,報道稱,中國企業無法進口用於生產最尖端半導體的製造設備。中國廠商所生產的半導體,主要是線寬在28納米及以上的通用產品和成熟產品,而且中國經濟減速,使用通用半導體產品較多的數碼產品、電動汽車,以及半導體產業設備等需求陷入低迷狀況。
報道又提到,用於生成式AI等高性能半導體的線寬被認為是3至4納米,而中國則止步於中芯國際的7納米,中國廠商暫未能分享到生成式AI帶來市場擴大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