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覺失調身心雙管治療

熱度38票  瀏覽66次 時間:2016年12月30日 12:05

【東方日報專訊】「我從來不想輸給個病,一直都冇停藥。」思敏患思覺失調十二年,感受最苦的不是服藥或覆診,而是求職困難及社會目光。幸而她了解病因及獲家人鼓勵,堅持服藥控制病情。調查發現,四成受訪思覺失調患者曾自行停藥。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昨指出,部分病人誤以為思覺失調單純由外在壓力引致,對服藥感抗拒,結果更難控制病情及容易復發。治療思覺失調最理想狀態是病人了解病情受生理及心理雙方面影響,加上家人支持。

\;gW:U$f$i*F nq0

根據統計,香港每百人最少有兩至三人患思覺失調,即全港約有十五萬名患者,每年約二千宗新個案。現年三十歲的思敏,二○○四年首次思覺失調病發,徵狀包括幻聽及妄想被人跟蹤監視。但最難受,是社會上無形的歧視眼光,例如曾有求職申請表要求交代患甚麼情緒病,令她感到被留難,「為何要問有冇精神病或情緒病?又不問我有無癌症同高血壓?」入職後需請假覆診,遭同事冷言相向,抱怨要分擔其工作量。幸好,她獲家人支持,康復路上一直相伴,自己積極求醫,接受藝術及瑜伽治療,現可減少服藥量。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Qr!xX b0f7]

腦分泌物失調致幻聽幻覺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8P5R'{Q%b

思覺基金今年六至十月問卷訪問三百名患者,發現患者對治療藥物態度負面,四成受訪者曾自行停藥,四成人介意告訴別人自己患思覺失調需服藥;願意定時服藥的病人中,八成表示得到家人及伴侶正面支持。香港易事泊 Hong Kong e-Services ProviderFjR"?gd

思覺基金主席、港大精神醫學系系主任陳友凱指出,患者腦部多巴胺分泌過盛,導致幻聽及幻覺等病徵,病因包括遺傳、童年經歷例如移民及創傷等,可以藥物控制腦分泌有助抑制病徵。他表示,部分人患病初期認知不深,誤以為幻覺來源是生活及外界壓力,可能減低定時服藥意欲,「這種誤解對病人和家屬吸引力好大,以為冇壓力咪冇事囉。」調查發現,此類病人較抗拒藥物治療,對精神科醫生的印象亦較負面。

2U0hLk'no0

醫護宜解釋致病成因

!fg&q3S-T#qg0

陳友凱認為,醫護人員與患者溝通時,需同時解釋腦分泌及生活壓力怎樣引發思覺失調,增加患者對此病的認知,配合家人支持,可助患者更有效接受治療及逐漸康復。

\NX5h q#{-I#[2h6m0
頂:3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83 (1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83 (12次打分)
【已經有10人表態】
3票
感動
1票
路過
1票
高興
1票
難過
1票
搞笑
1票
憤怒
1票
無聊
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