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明年加費 多收30億用回醫療

熱度26票  瀏覽2次 時間:2025年3月26日 09:29
公院明年加費 收30億用回醫療 · 信報財經新聞

本港公營醫療改革收費方案出爐,明年1月1日起全面實施,公營醫療資助比例料首年由現時97.6%減至94%,目標5年內降至90%。醫務衞生局料往後每年有30億元收入,將全數用於公營醫療服務開支。政府強調醫療承擔沒有減少,反而因人口老化及藥械成本上升而一直增加,又重申改革收費目標非為政府醫療開支「封頂」,而是要資源更精準調配。未來會兩年檢討一次機制,因應效果適時調整。

急症收400元 危殆危急免費

是次改革涉及公營醫療各項收費,家庭醫學門診(把普通科門診及家庭醫學專科合併)收費增至150元、急症室收費提升至400元,但予第一、二類(即危殆及危急)病人豁免收費。

當局引入按項共付概念,非緊急放射診斷及病理檢驗服務、進階及高端項目的收費,共付額由50元至500元不等。病人住院期間和急症室病人的緊急放射診斷、病理檢驗及藥物維持免費。專科門診及家庭醫學門診標準藥費,每項藥物分別收費20元及5元,從每次最多取16星期藥,縮短至最多4周。

資助率冀5年內降至90%

另外,公院增設「全年收費上限」,每人每年最多需付一萬元,不包括自費藥械,多出的費用申請免付,由醫管局負擔,預料7萬名重症病人受惠。醫管局亦優化費用減免機制,放寬收入及資產限額至與申請公屋的資產限制相若。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昨表示,本港醫療系統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包括人口老化導致需求上升、新藥械及療法使治療成本上漲等,現時政府予公營醫療整體資助率高達97.6%。

政府消息人士說,現時的資助有如「仙女散花」,所有人的共付額都是2.4%,若不改革,「整個公營醫療系統會collapse (崩潰)」,更形容「不改革是等死」。消息人士又指出,即使5年後資助率整體達90%,在全世界亦甚少,現時97.6%資助率更是絕無僅有。

政府估算日後每年有30億元額外收入,消息人士強調是極粗略的估算,增加收入絕非改革目的,且收回的30億元會全數用於公營醫療服務上,相信能負擔起「費用減免機制」、「全年收費上限」和「增加危重病人藥械保障」等三方面支出。

醫管局:防服務藥物浪費

醫管局行政總裁高拔陞提到,香港醫療系統主要面對四大困境,包括公私營醫療系統失衡、資助錯配。他續指,公院常有服務浪費,比如預約電腦掃描造影及磁力共振掃描造影服務的病人人次增加,但有約一成「甩底」,亦出現藥物浪費的情況,例如於私營醫院處方16星期的哮喘吸入劑,需要逾3000元,然而在公院只需要15元;同時,本港慢性疾病人口增加,服務迎來求過於供的困局,故有必要改革整體資助架構,讓市民承擔合理的共付額。

被問到急症室加價後會否擔心市民因分流方式與醫務人員起爭執,醫管局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說,第二類(危急)和第三類(緊急)病人的分流準則「差別極大」不容易混淆,不擔心引起爭拗,冀市民尊重醫護專業。至於實施新收費後急症室的輪候時間,消息人士澄清謂,外界認為一般要輪候8小時是「冤枉」,因只是第五類最不緊急的一成病人有可能要等數小時,第一、二類危殆或危急的病人不用等,「惟傳媒不會報道,這公平嗎?」故日後會改變急症室輪候時間的公布,讓市民知道有第一、二類病人在接受搶救。

頂:1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3 (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8 (8次打分)
【已經有9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