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与穷人的争吵不会止于哥本哈根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81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2月07日 10:19

下周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将在丹麦召开,各国领导人将商讨全球应对的道路何去何从。在我看来, 要求180多个国家签署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协议,相当困难也并不现实,因为南北国家根本分歧依然巨大,富人与穷人之间的争吵声和指责声仍会继续。

自工业化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急剧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大幅上升,导致人类的生活环境越来越热、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加快。但是,富人们可以躲在空调里吃喝拉撒全解决,万一洪水来了也可以登上“诺亚方舟”避难。但对穷人们来说,有比天气变热更重要的事情要解决,是担心世界末日来临更重要?还是眼前填饱肚子更重要呢?

像中国、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印度有近1亿人没有用上电,而每个美国家庭有三辆汽车,要求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履行减排义务,是不现实的,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所在。

反观发达国家,污染排放几百年后再来要求全部国家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自己在资金和技术支持上的责任却相当模糊,美国众议院通过所谓“清洁能源法案”,对不接受最低排放限制标准的国家动辄就挥起贸易制裁的大棒,这更加不公平,就算发展中国家为了眼前利益,忍气吞声顺从了发达国家的强压政策,也难以履行承诺。

话又说回来,哥本哈根大会本身就是一件极具讽刺的事情。虽然会议主办方在两周前就已经禁止“礼品袋”和瓶装水,以便节约能源。但是其他方面呢?我相信,极少数参会者可能会骑自行车、坐滑翔伞,或者干脆步行到哥本哈根,但14000多名代表中的大部分将被飞机运到哥本哈根,塞满了哥本哈根的各种酒店和车辆,增加碳排放。

印度圣雄甘地说,地球足够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但永远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打个比方,尽管牛肉生产被指责是碳排放巨大源头之一,但美国人不可能改变吃牛肉的习惯;全球10亿贫困人口靠玉米土豆果腹,为碳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他们肯定不满足于永远只吃玉米土豆。

相关专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3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1.19 (2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1.12 (26次打分)
【已經有20人表態】
4票
感動
2票
路過
2票
高興
3票
難過
1票
搞笑
1票
憤怒
4票
無聊
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