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上樓拖至4.6年 陳帆羞愧「未達標」

熱度259票  瀏覽5次 時間:2018年1月23日 11:52
陳帆早前視察位於葵青區的公共房屋項目。

【星島日報報道】近年公屋上樓時間愈拖愈長,身兼房委會主席的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昨對目前公屋申請人平均等待上樓年期長達四點六年,遠遠超出「三年上樓」的目標,坦言感到羞愧;被問到未來五年能否達標時,他更直言:「不要逼我講,大家都知,講出來都沮喪。」但他強調,政府會維持原有目標,不會「搬龍門」,並認為差距是鼓勵及鞭策,可視作為「供應決心」及「反思指標」。

房委會昨日舉行會議,討論本年度財政預算和機構計畫。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兼委員會主席陳帆表示,目前平均公屋上樓年期是四點六年,跟三年的目標有明顯落差。陳帆說,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對自己擔任發展局局長數年的土地供應工作感到慚愧,他擔任運房局局長數個月,對未能達到三年上樓的目標,甚至感到羞愧,但目前土地供應確是處於瓶頸。

當被直接問到五年內能否做到「三年上樓」目標,他更表示不要逼他道出答案,「由有地至公屋落成平均要五年時間,所以五年內能否做到三年上樓目標,不要逼我講,大家都知,講出來都沮喪。」

他認為,未來上樓年期估算基線應是四點六年,可能更長或更短,並形容「三年上樓」的目標已是「意識形態上的目標,多於實務指標」,「以今天建房速度,短期內見不到有可能完成三年上樓目標。」

陳帆亦說,政府如果更改有關目標,將會被指為「搬龍門」,因此繼續以三年為目標是態度問題,希望這能成為一個「反思指標」,反映政府的決心和承擔,「給我們一個鼓勵、鞭策。」房署長應耀康亦指,未來五年會有十萬個資助房屋單位落成,但每年新增申請人數變化大,亦會有重建和擠逼戶調遷的情況,難以預測何時才能達到三年上樓目標。

房委會委員劉國裕指,房署兩年前已將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目標由三年改為「長遠目標」,雖然現時平均輪候時間已延至四點六年,但署方仍將指標定為三年,質疑署方如何達到目標,其意義何在。他續指,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單位只有七萬三千多個公屋單位落成,擔心未來十年都不會及格。另外,昨日亦有房委會委員指出房委會去年突擊巡查十八份服務合約,以防止非技術工人被剝削,但為何仍發生海麗邨事件,質疑其成效。陳帆回應指,政府非常重視早前海麗邨和愛民邨清潔工工潮,樂見最後得到圓滿解決,政府已就外判問題成立跨部門小組研究,房委會會跟進改善措施。

頂:9 踩:1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18 (82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2 (83次打分)
【已經有74人表態】
11票
感動
11票
路過
10票
高興
11票
難過
9票
搞笑
6票
憤怒
9票
無聊
7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