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油價自6月下旬起連升8個交易日,創出近5年最長升浪,從42美元一桶升至47美元水平。石油及相關產品佔工業生產成本近一半,是通脹的重要指標。油企則是股市的重要組成部分,佔指數比例不低。油價急挫,隨時造成去年初般的股市和信貸市場大混亂。故油價的大幅波動並不能以等閒視之。
看好的一方會以石油出口國組織(OPEC)5月份的減產計劃為理據。OPEC佔全球出口量近半,供應減少,若需求不變,價格當然上漲。參考國際能源組織(IEA)的報告,自2014年油價從100美元急跌逾半後,全球油氣投資已經連續兩年下跌(若加上今年則是連續3年),投資額只有之前的一半。開採力度減、新供應減少,亦有助油價上升。
更重要的是,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國沙地阿拉伯正計劃將國家石油公司沙地阿美上市,勢必成全球最大IPO,沙地阿美也有望成為全球最大企業。在此之前,沙地當然會落力催谷油價,以求更高估值上市。
而看淡一方則說OPEC控制供應量一半,即是還有一半是隨意增減。若OPEC減產讓油價上升,那麼非OPEC的產油國豈不是可增產來撿便宜?另外,OPEC內部也不是所有成員國都團結一心,就像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等,便經常被指不守約,偷偷增加產能。
原油供應已是如此,自美國爆發頁岩油和新能源(如太陽能)革命後,每逢油價上漲,相關產能便會開動,讓油價易跌難升。
需求方面,金融海嘯前的資源牛市,油價從20美元升至140美元一桶。背後原因還不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成了世界工廠,不斷買進全球原材料。現在全球經濟似有反彈,但絕非似2008年前般的牛氣沖天,油價又豈有力一上再上?
兩邊說法都看似有理,那麼應該聽哪一邊好?何妨兩邊都聽,卻不下結論。反正投資你並不需要什麼東西都懂,只須下注百分百有信心的。短期油價升跌皆有可能,反過來看便是大升大跌都不似。若如是,不如靠邊站而不要理會。
正如周二港股大跌,市場連忙找解釋,第一是北韓發射導彈,引發地緣局勢緊張;第二是內地政府抨擊某隻手機遊戲軟件,觸發相關股份大跌;第三是板塊輪動,資金從新經濟回到舊經濟;第四是之前連升6個月,所以7月股市要唞唞氣。
不要被「噪音」左右
每個說法都似言之有理,卻也都似不夠圓滿。若難以解釋,便不要解釋好了。油市和股市一樣都是充滿噪音。解釋股市波動,也同樣不會讓你賺到更多,而且股市的短期波動從來都可以是沒有道理可言的。
短期油價不知道怎麼看,中長期卻大概是會反覆向下,5年內見每桶30美元,一點也不稀奇,因為新能源技術革命,成本正以每兩年便宜一半的速度下降。畢非德買航空股和沙地將國家石油公司上市,已經是十分明顯的訊號。網上旅行社、航空公司,以及公共運輸企業,明天會升或跌,沒有人會知道,但三者在未來幾年卻百分百會受益油價下跌。
不要被市場噪音左右。投資時你只須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央行未來的貨幣政策,如會否開始收緊,讓全球資產估值下調;其次,投資對象的基本因素有沒有改變;第三,現在估值到底是否吸引。
科網股前景依然秀麗,只是遠沒有年初便宜,或許不久便會出現調整。但一旦跌下來,你又會否記得,AI和雲端將如何改變世界,而敢於買進?明天後天的走勢很難測,幾年後的趨勢發展卻往往清晰得很。
hcl.hkej@gmail.com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2──科網君臨天下》現已發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