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電子道路收費出爐 冀車流量可減15%

熱度167票  瀏覽1次 時間:2019年3月29日 10:38

中區電子道路收費出爐 冀車流量可減15%

17.6k 人追蹤
追蹤
電子道路收費計畫首次定出擬議收費範圍,涵蓋干諾道中、德輔道中等條中區主要幹道。

【星島日報報道】討論超過三十年的電子道路收費系統,終邁出落實的第一步。政府近日向中西區區議會提交文件,首次定出擬議收費範圍,涵蓋干諾道中、德輔道中及遮打道等多條中區主要幹道,並建議按「用者自付」原則收費,希望可減少駕駛者的出行模式,令車流量減少一成半。儘管當局未定收費水平,但會考慮各種車輛的載客效率和對經濟的貢獻,決定是否提供豁免或優惠。有學者建議,豁免巴士及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收費,但載客的士的收費應由乘客支付,不宜豁免。

本港車輛數量一直以每年約百分之三的幅度增長,而進出中環核心商業區的車流量,〇三年至一七年間亦上升一成,令中環出現「車滿之患」。當局最新向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區內主要道路,包括德輔道中(東行)、遮打道、干諾道中(西行)等,在一五至一七年間平均車速下降了一成至三成半不等,皇后大道中更有路段於中午,行車速度只有每小時六公里,僅比行人步速快一點。

文件亦指,當局計畫將按照四年前的諮詢,以「用者自付」的原則改變駕駛者的出行模式,並會考慮各種車輛的載客效率和對經濟的貢獻,擬定收費水平或是否可獲得豁免或優惠安排。現時的擬議範圍東西兩邊,分別以大會堂附近的美利道及上環林士街為界,而北邊就以威靈頓街、荷李活道、皇后大道中為界,但中環灣仔繞道將列為非收費道路。

當局亦計畫以車內感應器靈活地實踐「擠塞徵費」及「不同時段、不同收費」的理念,但未有提及實際的收費水平。政府希望計畫可減少區內整體交通流量約一成半,令繁忙時段主要道路的平均行車速度每小時有望提高三至五公里。對於個別較為擠塞路口而言,在中午繁忙時段車輛平均等候時間有望由現時最多三輪,縮至一輪左右。

香港運輸研究學會資深會員熊永達就認為巴士及小巴等公共交通工具,因服務本身必須進入收費區域,實施電子道路收費後不會改變此上車輛的路線,故應該獲得豁免。至於的士方面,他就指載客的士的收費應由乘客支付,故不應豁免,但空載的士如只是經過前往接客,就應可獲豁免。至於一般的商用車輛,如送貨往收費區內的貨車,他建議不應豁免收費,因計畫目的正是要減少他們於繁忙時間進入收費區,故希望收費可令有關車輛在繁忙時間後才進入收費區。

不過,中西區區議會兼立會議員許智峯指,方案沒有照顧周邊居民的需要,並沒有收費豁免或優惠,對他們造成不公平,亦擔心會令代替道路更擠塞。運輸署原定昨午就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畫,諮詢中西區區議會,但臨時抽起文件;據知,政府於周二晚、會議前兩天才交文件,引起多名區議員不滿,導致政府需要抽起議程。

頂:9 踩:1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95 (4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02 (44次打分)
【已經有56人表態】
9票
感動
8票
路過
6票
高興
5票
難過
8票
搞笑
5票
憤怒
7票
無聊
8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