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正當內地霧霾近日波及多個城市嚴重之際,本港空氣質素昨亦急劇轉差。環保署昨傍晚錄得的各區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多達八區的空氣健康風險「甚高」,東涌指數更一度達最高的十,荃灣、元朗及屯門的指數亦達九,東涌監測站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更一度「破百」,達每立方米一百二十六點五微克,超標四倍。環保署指,本港現正受背景污染較高的氣流影響,微弱風勢不利污染物擴散,空氣污染情況未來數天可能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本港昨日的空氣質素一直不佳,自早上開始,銅鑼灣路邊空氣質素監測站及東涌監測站的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不斷升高;銅鑼灣路邊空氣質素監測站濃度高達每立方米七十四點一微克,東涌監測站的PM2.5濃度亦達每立方米六十三點四微克,遠高於世衞標準。兩區的空氣質量指數亦超出一百五十,達「不健康」水平,分別達一百五十五及一百六十。不過,根據環保署數據,兩區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當時仍處於四至五水平,健康風險屬中等。
到了下午時分,東涌監測站的PM2.5濃度終於「破百」,達每立方米一百二十六點五微克,超出世衞每立方米二十五微克的標準逾四倍,空氣質素健康指數(AQHI)更處於九的水平,健康風險屬於甚高,而東涌的空氣質量指數(AQI)更飆升至達一百八十八,達「不健康」水平。
空氣情況到了昨晚六時至八時期間最為惡劣,十六個地區及路邊監測站,一度有八區健康風險「甚高」。當中東涌指數達十,荃灣、元朗及屯門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達九,中西區及沙田區指數則為八。路邊監測站方面,銅鑼灣及中環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為八,健康風險為「甚高」,旺角指數亦錄得七,健康風險為「高」。
環保署表示,本港昨天天氣晴朗乾燥,吹輕微至和緩偏北風,受到背景污染較高的氣流影響,而微弱的風勢亦不利污染物擴散。日間的陽光有利光化煙霧現象,令臭氧在區內迅速形成,特別在巿區部分地區及路邊,較高的臭氧水平亦會加速二氧化氮的形成。署方指,昨晚大部分一般及路邊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可能達至「嚴重」水平。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李細明表示,本港將受到一股東北季候風影響,預計今日的風力會較大,煙霞情況會有改善。
健康空氣行動社區關係經理龍子維指,本港空氣質素情況昨日傍晚最差,尤以是東涌及屯門兩區,PM2.5濃度上升幅度很大,亦遠高於世衞標準,暫時亦不能排除本港的空氣污染惡化是否與內地霧霾是否有關,但認為情況並不罕見,因本港一月的風勢也難以吹散污染物。他表示,當健康風險處於「甚高」水平時,兒童及長者和患有心臟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人士,應盡量減少戶外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