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局推資源循環藍圖 人均棄置量目標減少4成

熱度32票  瀏覽5次 時間:2021年2月08日 19:00

環境局推資源循環藍圖 人均棄置量目標減少4成

·3 分鐘文章

【on.cc東網專訊】政府今日(8日)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以今年人均棄置量,希望在可見將來把人均棄置量減少4成至4成半,並增加回收量至5成,但未有實際時間表。

在新的《藍圖》下,會透過全民減廢、分類回收、資源循環等6大方向,實踐「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他指《藍圖》下的新方向會以務實、進取態度進行,推出24項措施與目標,包括分階段管制即棄塑膠餐具諮詢業界及持份者,期望首階段的管制可約於2025年實施;開展為期一年的逆向自動售貨機 ( 入樽機 )先導計劃;增設更回收便利點等,但未有特別新措施。

黃錦星指,現時香港每日有3000多噸廚餘,以往每日堆填區的棄置物中,廚餘佔上4成多,黃指會重點處理,把廚餘「轉廢為能」,並把副產品堆肥「轉廢為材」,未來會在大埔污水處理廠進行「廚餘與污泥共厭氧消化」,用生物科技製造能量,認為現時科技成熟,未來會把計劃擴展至沙田,預計將來可處理1000多噸廚餘,另亦暗示會在港增設焚化爐。《藍圖》指,政府將於今年推行規模更大的第二階段廚餘收集先導計劃,逐步回收家居廚餘,期望每日收集的廚餘量能在2022年逐步達到250公噸。

然而,政府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2022》中,有措施未有達標,除了垃圾徵費方案胎死腹中外,2011年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為1.27公斤,並希望在2022年達至0.8公斤,但根據2019年數字,棄置量不跌反升,為1.47公斤。另外,政府過去亦有進行廚餘偱環再造工作,然而在環保園的廚餘回收廠因廚餘處理量未符政府租約規定,去年7月已停止廚餘收集服務,即項目「爛尾」。

對於多項措施未見成效,黃錦星「死撐」指除了垃圾徵費外,其餘措施已達成,甚至有新增措施,形容措施「做到加零一」,但他指由於拉圾徵費現時仍未在立法會通過,加上成效受全球回收工業等因素,如國內停收俗稱「廿四味」的固體廢物,把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列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影響,導致數字上未有一定成效。黃錦星指過去在減廢上有各種嘗試,「在創新過程中一定有的跌蕩」,但減廢、減碳是大勢所趨,對未來措施有信心。他指現時港人在減廢、回收習慣上尚未處於「靡然成風」,坦言垃圾徵費為減廢「火車頭」,是重中之重政策,需要政府、工商界、市民支持,他表示現時正與立法會議員商討,希望盡快可通方案。

另外,他指疫情下生產出大量即棄塑膠,如即棄口罩、消毒紙巾、外賣餐盒等,但他指疫情只是短暫性。就即棄塑膠,藍圖亦有增持措施處理,如把廢塑膠回收先導計劃,從由現時的3區,逐步擴展至9區,預計屆時將覆蓋全港人口一半以上。


頂:3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1.18 (1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17 (12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