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非制造业PMI回落至55.1%
每经记者朱小雯发自北京
受节日因素和前期房地产交易过度透支的影响,中国2010年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昨日(2月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1%,比上月回落2.4个百分点。
建筑业回落最为明显
CFLP副会长蔡进表示,1月份非制造业PMI环比有所回落,其主因是由于节日因素以及前期房地产交易的过度透支,致使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势减弱,拉动指数出现回调。
数据显示,三大类行业中,建筑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较为平稳,消费性服务业则保持了较好的增长势头。
本月,建筑业的商务活动指数为41.0%,环比回落了21.2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为43.9%,环比回落了12.9个百分点。CFLP表示,建筑业的经营活动和市场需求出现明显回落,主要是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春节临近,与建筑业有关的主要市场活动均暂时放缓,进而造成了市场需求的暂时回调。”
建筑业市场需求的短暂回调也导致了中间投入价格回落。本月,建筑业的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为55.9%,环比回落5.8个百分点,其回落幅度在三大行业中最为明显。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季节性回调导致了建筑从业人员的明显减少,建筑业的从业人员指数为36.3%,环比回落12.2个百分点。
物流企业预期最乐观
生产性服务业保持平稳发展,1月份商务活动指数为55.1%,与全国指数持平;其新订单指数为52.9%,略高于全国新订单指数。CFLP指出,在制造业经济活动保持平稳运行的带动下,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经营活动和需求均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
CFLP分析,本月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平稳发展的行业主要是物流业、电信服务业和租赁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本月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活动预期为69.4%,是三大行业中最高的;同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占比较大的物流业企业对未来的预期达到了70.3%,显示这些企业对未来预期最为乐观。
消费性服务业也有较大幅度上升,商务活动指数为59.9%,环比回升4.8个百分点;其新订单指数为55.4%,环比回升3.3个百分点。带动消费性服务业较快发展的行业是零售业、餐饮业和运输业,其中零售业的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达到了20个行业中的最高,分别为75.2%和70%。
CFLP分析称,在节日预期的带动下,一些消费性服务业行业的需求提前释放,从而带动整体行业的发展,“预计随着节日的到来,消费性服务业仍将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
不过蔡进表示,零售、餐饮和运输等消费服务市场虽依然保持活跃,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显偏弱。随着春节的来临,部分服务业将会出现较明显的回升趋势,全年看服务业的增长力度将会趋稳。
消费拉动作用仍偏弱
综合来看,1月份中国非制造业PMI各单项指数中,积压订单指数、存货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数的环比有所回升,其余大部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
商务活动指数与上月相比增幅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在50%以上,说明企业的经营活动仍保持着适度增长;新订单指数环比也小幅回落0.8个百分点,保持在52.6%,说明市场需求活动仍在适度提升。
“这种变化说明,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尚未完全转变的情况下,在短期内投资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性行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仍然偏弱。”CFLP表示,这需要继续推进和完善与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相关的各项政策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
建筑业
电信服务业
零售业
房地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