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称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约15年 收入差距过大
昨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之《当代中国社会结构》。报告指出,目前中国社会结构落后于经济结构大约15年,这是产生当前诸多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原因。
报告指出,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个最基本结构。前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社会形态,是观察分析这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状况、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而后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基本经济形态,是观察、认识这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其中社会结构由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家庭结构、城乡结构等多个指标构成。
现实发展中的若干重要指标表明,当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甚至有些指标表明已经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但是,社会结构指标还没有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而实现整体性转型,多数社会结构指标仍然处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例如中国的就业结构要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大约需要25年,中国的消费结构要达到工业化中期水平需要9至16年。综合社会结构主要指标,报告根据测算认为中国社会结构滞后经济结构大约15年。
>>专家解析
突破口是推进城市化
昨天,参与报告发布的有关专家表示,加快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社会结构滞后于经济结构的局面,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目前调整社会结构的突破口是推进城市化。专家称,由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吃了“三年困难”的亏,从此严格实行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将农民堵在城外。改革开放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但城门依然关着。实践证明这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应该通过改革户籍、就业、社保等体制,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