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最漫长的等待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107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2月16日 10:21

由于注册参会的人数,已经达到主会场容量上限的三倍,对于第二周抵达的记者而言,等待领取证件也变成了一场漫无尽头的“战争”

曹海丽 发自哥本哈根

12月14日,周一。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进入决定性一周的第一天,哥本哈根的气温也降至零度。

这也是我前来报道此次大会的第一天,没想到在寒冷刺骨的天气中,站了整整四个多小时,也没能领取到入场证件。而和我有着同样遭遇的人,达上千人。

我们一行由“中外对话”资助的五人记者团,是在12月12日晚上才到达哥本哈根,参加第二周的气候谈判报道的。

我一直跟人开玩笑说,之所以第二个星期才到哥本哈根,是因为重要人物都在第二周出现,比如各国的环境能源部长,以及110多个国家的元首及重要领导人,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中国总理温家宝在内。

不过,事实很快证明,第二周出现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13日,周日。根据大会秘书处之前发的邮件,这一天是可以注册领取入门证件的。于是,我们上午坐地铁来到会场贝拉中心,但门口负责保安工作的当地警察跟我们说,周日全天关门,不办理证件领取。我们只好悻悻而归。

周日晚上,一周前来的同事建议我们,周一早上最好早点去,因为人会很多。由于注册人数远远超过会场所能容纳的极限,从第一周开始已经实行限人进入的做法。而且有传言,由于联合国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发的证件过多,第二周来的记者可能会有麻烦。

我们起了个大早——我6点起床的时候,外面还是一片漆黑。哥本哈根的冬天,天亮得晚,黑得早(下午4点左右就天黑了)。但还是赶了个晚集——等我们赶到贝拉会场中心的时候,已经8点多了。门口一队警察三三两两地站着在指挥秩序,他们指示我们没有证件的到后面排队,有证件的则可以放行。

我们跟着刚到的人群寻找队尾。找啊找,发现这个拐了两道弯的队伍已经排出200多米外了。我们吸了一口凉气。

队伍前进得很缓慢。很快,我们身后就又出现了一条长龙,这让我们感觉好了一些——我们不是队尾了。

空气中浸润着一股刺骨的寒气。慢慢地,我们都开始感到身上的热量在逐渐消散。我开始在原地蹦跳,并琢磨着如果能练上一会太极拳就好了。

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只前进了十米左右。大家似乎都很耐心。而我们身后的队伍正变得越来越长,已经看不到队尾了。

忽然,队伍后面有一拨人走向另一边,接着,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他们。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开了一个新的通道?我们张望着。因为被高架地铁的柱子挡着,我们看不见这些人都去了哪里,只是看见有越来越多我们这个队伍后面的人跑过去加入他们。

这使我们动摇起来,其中一个同事决定过去看一下。过了一会,他回来说,看不清楚形势,我们还是按兵不动为好。

于是,我们继续排我们的队。一个小时过去了。寒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这时,警察在我们身边用警戒线隔离出一条通道,很快,一群挂着证件的人也排成了一队。不知是什么原因。也许来的人一下子多了,也许开始限行了。

总之,我们没有心情关心他们的际遇。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相关专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财经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财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4 踩:8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74 (38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8 (26次打分)
【已經有31人表態】
6票
感動
4票
路過
3票
高興
2票
難過
3票
搞笑
5票
憤怒
4票
無聊
4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