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人民幣昨結束連日跌勢,隨人行公布中間價較上日稍升,離岸人民幣及在岸價人民幣兌美元昨日微漲,不過,離岸價本周跌幅已達百分之一點七,在岸價則跌約百分之一點五,創自「八一一匯改」以來最大跌幅。人民幣貶值預期高漲,本港離岸人民幣資金緊張,短期拆息昨抽升至七厘水平。同時,再有銀行調高人民幣存息,一個月定期息率調高至四厘三。
離岸價創匯改最大跌幅
人行昨將中間價定於六點五六三六,較上日回升十點子,結束連續八日跌勢,市場解讀為中國希望人民幣匯率穩定。在岸價受中間價鼓舞,早段升約二百點子,後回吐升幅至收市報六點五八八八,升五十一點子,為本周首次,夜市走弱徘徊六點五九水平;離岸價早段急升約三百點子,至六點六五水平,後反覆下跌,至晚上九時徘徊六點六八水平,與在岸價差幅收窄至約九百點子。
市場看淡人民幣情緒高漲,本港人民幣資金趨緊,一星期、兩星期、一個月拆息定價抽升至七厘水平,隔夜拆息定價亦升至四厘。部分銀行上調人民幣定存息,華僑永亨將一個月期定存年息加三十點子至四厘三,大眾香港將一個月期年息加至三厘九。
上海商業銀行研究部主管林俊泓指,離岸價暫回穩,相信是因市場恐防人行或短期隨時出手干預,故即期離岸人民幣沽壓略減,但遠期市場方面卻有基金開始造淡倉,尤其短如一個月期以內的人幣遠期合約,以致昨日短期遠期合約溢價顯著上升,並導致離岸人民幣拆息再度抽升。
銀行公會主席陳秀梅指,人民幣貶值動搖投資者信心,投資者將人民幣資產兌換其他貨幣,令離岸人民幣資金池近日有所縮減,惟未見出現恐慌。陳秀梅相信,人民幣下跌是短期調整,在岸價與離岸價的差幅已見收窄,對人民幣長遠前景仍然樂觀,並認為人民幣於去年十月獲納入國基會(IMF)特別提款權(SDR)一籃子貨幣後,加上「一帶一路」的發展,將會帶動人民幣的需求。
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