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專訊】港元拆息上周起抽升,參照過去數次HIBOR(港元銀行同業拆息)上升經驗,銀行及地產股將首當其衝,其中地產股更大幅跑輸大市。分析認為,銀行及地產股已屆超賣,惟宜待市況回穩才吸納。
據摩根士丹利統計發現,過去4次3個月HIBOR急升時,銀行及地產股表現都未如理想,地產股更是包尾大幡,相反防守性較高的公用股表現最佳。受拆息上升打擊,銀行及地產股昨跌約2%至5%,其中滙豐(00005)更跌3.4%,創3年半低。
值得留意的是,現時拆息雖月內升達77%,但屬偏低水平,3個月拆息僅0.69厘,有別98年金融風暴時逾十厘水平(詳見表)。
長綫買入良機 首選長實新地
麥格理中國及香港房地產研究部主管吳嘉俊指,地產股走勢弱與市場偏淡、新盤銷情冷淡有關,但大跌後估值已屆超賣,現是長綫投資者買入好時機,首選長實(01113)及新地(00016)。
他續稱,近日HIBOR縱有波動,惟仍處於偏低水平,短期不會影響業主供款能力,加上不少地產商都有大量收租物業,可提供穩定經常性收入,且負債比率偏低,故地產股基本面並不差。
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稱,HIBOR升對地產股影響較銀行股大,因地產股首先受樓價下滑影響,息口上調再打擊需求,銀行股影響相對輕微,主要是中小行拆借成本上升。「現時市場充斥壞消息,氣氛很弱,故即使地產股或銀行股已跌至抵買水平,都宜再等一等,稍後才吸納。」他指地產股普遍持有多元化資產,負債又低,龍頭長實股價較每股資產淨值折讓逾50%,非常超值,但宜待市況回穩才吸納。
憂按揭資產轉壞 拖累港銀表現
利率逐步向上,港銀亦受累。高盛指,拆息持續向上,對樓價造成負面影響,而港銀持有不少物業並按估值入帳,樓價跌將令作為大業主的港銀,特別是恒生(00011)及中銀(02388)造成帳面損失,影響盈利。
德銀同意,本港拆息向上令供樓負擔上升,港銀按揭資產有轉壞壓力,幸香港樓市貸款與估值比率(Loan To Value ratio,LTV)不高,短期未見資產大幅轉壞危機。該行又指,高息可能減低借貸意慾,更可能令貸款質素轉差。
該行月初已指,今年港銀挑戰重重,以往可支持高速增長的包括內地貸款需求,及異常充裕流動性正處於轉捩點,故將東亞(00023)由持有降至沽售,高盛亦給予東亞沽售評級。
更多經濟日報網站內容, 請登入hk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