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医改:看清历史,走错路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80票  瀏覽2次 時間:2010年1月30日 09:58

“我希望各位重新考虑我们的提议。”

1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其首份年度国情咨文时,对其执政第一年自己拟定的头号议题的成功信心大减,用词多带恳切。

与此前的多次医改演说一样,当天,从创造就业、推行贷款、刺激出口,到对大型金融机构征税,奥巴马雄心勃勃而贴近民心的承诺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在场听众的掌声。

阵阵掌声掩盖的是过去一年中,奥巴马不断努力、先后五次为医改立法设定最后期限,但次次落空的尴尬事实。

奥巴马在医改立法中步步后退,却并未能“以退为进”, 在最后关头换来象征性的胜利,其与国会周旋和“施政能力”很难让人对2010年的“新政”乐观起来。

“他经验不足,还不明白国会是怎么运作的”,一位曾经帮助奥巴马医疗改革的资深参议员格拉斯利(Charles Grassley)日前说。

更糟糕的是,民主党在参议院失去通过议案的多数地位,奥巴马要面对一个更加复杂的国会,医改和其它一切议案的通过都面临更大的阻力而蒙上阴影。

医改阵营片片瓦解

“我对国会的要求是:不要停止改革,我们的工作已接近完成,让我们尽力做到最后。”27日,奥巴马就其医改方案对国会说道。

医改是奥巴马2008年竞选时许下的诺言。2009年9月9日,面对参众两院议员,奥巴马再次动情地表示:“我不是第一个进行医保改革的总统,但我决心成为最后那个让改革实现的人。”

这项工作原本在2009年年底时已经看到成功希望,按照日程,2010年1月国会开始合两院文本,等待最后提交奥巴马签署通过。但随后一个月发生的事情让医改情形急转直下。

2010年,1月19日,共和党候选人Scott Brown意外赢得马塞诸塞州参议员席位,打破民主党在参议院的绝对多数。而“消灭奥巴马医改”正是这位共和党新议员的竞选纲要。

早在2008年5月总统竞选时,奥巴马竞选团队就提出了医改方案“健康美国计划”,后被扩展为“奥巴马-拜登健康美国计划”。

这份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建立医疗保险交换系统。该系统将把医保产品像股票一样投放市场,个人和中小企业可以联合起来到该体系下择优选购商业医保。与此同时,该计划允许州政府向市场提供“公共医保选择”。

目前,美国3亿多人口中,70%的医保由私营保险公司提供。此外,除去65岁以上的老人和部分小孩能享受联邦政府支付的医保外, 约5000万人没有医保,医保基本是市场主导。

美国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总裁贝克(Dean Baker)分析指出,奥巴马计划的关键就在政府提供“公共医保选择”,政府介入,保障了低收入者的医保,也能通过公私医保竞争,降低医疗价格。这样市场便由原先的私营保险企业独大,变为公私并立。

2009年3月5日,奥巴马带着这样一个公私合营设想的医改计划,与100多名国会议员,以及医疗利益集团讨论医改细节。从医药公司到医院协会、美国最大医疗保险公司蓝盾和蓝十字均有派出一把手出席。

由于“全民医保”的承诺意味着5000万人会被纳入医疗保险,一开始奥巴马的医改计划对制药集团存在一定的吸引力。美国媒体2009年8月8日仍然判断,美国药物研究和制造商协会的许多注册企业准备出资1.5亿美元帮助奥巴马推动医改立法。

保险公司当时也不十分担心可能受到冲击。美国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Myers Squibb)新泽西分公司的市场分析师Maggie(化名)告诉记者,政府能够提供的保险质量肯定远低于私人保险公司的产品,因此,后者并不特别担心政府医保带来的冲击。

医生是“反对者”,因为“医生害怕改革会影响自己的高额收入”。Norm Apter说,但他们开始时“保持沉默”, Apter曾是南加州Pepperdine University历史系助理教授,刚赋闲在家,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不过,有保险公司很快读出了全民医保方案的另类含义。4月,一份调研报告打破了平静。列文健康保险政策研究所宣布:如果引入政府公共医保选择,目前使用商业医保的人群中将有五分之二会转向公有医保。

报告公布一周后,美国医疗保险协会(AHIP)主席伊格纳格尼(Karen Ignagni)和斯洛塔联袂拜见了参议院金融委员会全体成员,反对政府提供公共医保。

医生们的沉默也并非不作为,自奥巴马启动医改,美国医师协会一直雇佣诸多说客狙击法案,“医生为了在医学院的学习支付了高昂的费用,这些都需要收回来”,Norm Apter说。

2009年6月,一贯沉默的医师协会开始发飙,公开反对医改。医师协会表示:“为65岁以下的健康人提供公共医疗保险不是扩大医保范围、减少开支的最佳办法,不仅如此,这样还可能挤垮为70%美国人口提供服务的私营保险业者,致使财政开支扩大,纳税人的负担也将加重。”

<< 前一页1234后一页 >>

保险业

中小企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4 踩: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8 (2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5 (24次打分)
【已經有22人表態】
3票
感動
4票
路過
3票
高興
2票
難過
2票
搞笑
2票
憤怒
5票
無聊
1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