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有重大突破 各国抱团应对危机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130票  瀏覽6次 時間:2010年1月04日 09:07

《投资者报》研究员 汤昕

近日,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有两件事情值得大书。

一是中国-东盟(10+1)自由贸易区成为现实。随着《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以及最近签署通过的《投资协议》的生效,一个人口最多、面积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

还有就是东盟-中日韩(10+3)财长和央行行长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宣布正式签署多边化协议。协议安排了总规模达1200亿美元的区域外汇互换,作为国际融资安排的补充,向面临国际收支和短期流动性困难的参与方提供资金支持,强化区域风险防范能力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实际上,早在2000年,刚遭受金融危机洗礼的10+3国家的财长在泰国清迈共同签署了建立区域性货币互换合作的协议,即《清迈倡议》。但之后的几年,由于区域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存在缺陷,《清迈倡议》并没有发挥实质作用。直到此次全球危机爆发,经过多方迅速修正的清迈倡议多边化才终于达成。

可以说,这次全球经济危机大大促进了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后危机时代,各国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主权信用危机、预期强烈等因素影响下,各国更需要协调合作,共同应对。

就拿主权信用危机来说,国际游资是一大祸根。他们一般会把同类国家的金融市场视为一个整体,同时从相关市场撤出资金,导致出现连锁问题。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区域内的国家已经不单纯是个体,一个国家出现了问题将很可能迅速影响周边各国。一旦对个别国家的问题放之认之,最终可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上一次危机就给“四小龙”留下了惨痛的教训,相反,中国香港却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避免了严重的经济倒退,这种反差非常值得思考。

此两项重大进展,并非一夕之功,乃是积聚10余年努力的成果。相信经历了两次危机后,亚洲国家会变得更加成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原版《投资者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5 踩:9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2 (4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28 (39次打分)
【已經有34人表態】
4票
感動
5票
路過
3票
高興
5票
難過
6票
搞笑
4票
憤怒
4票
無聊
3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