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鲁:尽快将垄断利润纳入公共财政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匿名
熱度55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1月16日 09:22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尽快将垄断利润纳入公共财政

郭晋晖

收入分配正在成为中国改革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它不仅关系到从外需到内需的经济模式的转变,还关系到政治稳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有一定的收入差距是合理的,但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是,行业之间以及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已经逼近社会承受力的临界点。

王小鲁,第一位对中国巨大的灰色收入进行系统研究的学者,11月12日在接受CBN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近年来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有一定成效,但还是远远不够的。下一步应将改革重点放在打破既得利益上,比如将资源收益和垄断利润纳入公共财政,并对行政管理体制进行“大手术”等。

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

表象与根源

CBN:当前收入分配领域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王小鲁:首先是劳动报酬增长的速度慢于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尤其是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增长率慢于平均增长率,更慢于高收入者的增长率。同时也反映在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上,后者增长更快。这也造成了劳动报酬占GDP比重下降的趋势。虽然不同的研究方法会得出不同的下降率,但下降的过程确实是发生了。

统计数据也显示,近年来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止,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差距目前仍在继续扩大。

CBN:政府在收入分配领域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为什么没有遏制住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呢?

王小鲁:中国出现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有主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来说,中国处于经济学上的“刘易斯二元经济”时期,即在城乡二元经济的条件下,大量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会压制工资水平增长,造成了工资增长滞后于GDP增长。同时,中国改革从计划经济变成市场经济体制,也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的扩大,这两个客观因素是在短时期内无法改变的。

另一方面,中国在收入分配体制方面也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财税体制。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个人所得税工薪阶层是不可能绕开的,但有些高收入居民的非劳动收入和非工薪收入却常常由于监管体制的不健全可以轻易地绕开个人所得税环节,这导致了收入高的人反而税率却低了。

再有就是公共财政和公共资源的分配在行政管理制度上存在很多漏洞,导致公共资金的流失,也造成大量的灰色收入和腐败现象。这些体制原因进一步扩大了居民收入差距。

CBN:政府这几年的改革起到作用了吗?

王小鲁:政府近年来在收入分配领域的改革主要是集中于改善民生和健全社会保障,确实也发挥了作用。现在的经济形势与过去政策调整有很大的关系,这次金融危机中出口下降了超过20%,而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保持在16%以上,这是个不低的增长。如果没有这一个相对好的消费增长,中国现在的经济问题会严重得多。

政府这些年连续取消了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低保以及农村养老保险等等,对于改善收入分配和促进消费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问题也很多,比如社保体系覆盖范围仍然太小,保障水平又非常有限等等,特别是有大量低收入居民,包括大量农民工,还没有纳入社保,因此做到这个程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

将垄断利润纳入公共财政

CBN: 收入差距尤其是行业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收入分配领域最受人关注的话题,合法的高收入是被社会认可的,大家所反对的是由于地权、矿权、产权以及财政收入等分配不公所引发的收入差距扩大,你认为应该如何调整这种分配格局?

王小鲁:首先应该对垄断行业和国有企业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改革。这些年垄断行业收入远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收入,是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最突出的表现。

对于资源类的垄断行业应该尽快改革资源税,据说发改委已经制定了一套资源税改革方案,但还没有实施。资源税改革应该尽快跟进,而且要到位。企业应该得到的是经营收益,而资源收益的主要部分应纳入公共财政,否则这种垄断行业由于占有资源收益而人为地造成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资源税改革要体现级差,区别对待不同的资源禀赋,这样可以减少资源税“就低不就高”的征收方式所造成的税金流失,而且资源税率争取做到一次到位,不要一点一点地加。

CBN:除了资源性垄断企业之外,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应该如何改革呢?

王小鲁:长期以来国有企业的税后利润不用分红,这是国有企业享受的特殊待遇,一些效益好的国有企业的收入水平也远高于同行业同地区的其他企业。最近国资委系统的国有企业也在进行利润上缴的改革,但据说只上缴到国资委而不纳入国家财政,这仍然不是一种公平合理的分配方式。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农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09中国网民财富报告调查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65 (17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1 (19次打分)
【已經有16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