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瑜:中国减排不需资助系外媒误读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發給朋友 舉報 來源: ת   發佈者:无其人
熱度38票  瀏覽2次 時間:2009年12月16日 10:22

每经记者郭晓军发自北京

12月1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驳斥了外媒有关“中国减排不需要发达国家资助”的报道,并表示希望发达国家按照《联合国框架公约》要求,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足够的、可预见的资金支持。

据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减排不需要发达国家资助。针对该报道,姜瑜昨日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指出,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

姜瑜说,何亚非副部长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关于资金问题是这么说的:“中国理解并重视最不发达国家、小岛国、非洲国家等的特殊关切,支持上述国家优先使用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

她称,众所周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我们仍然坚持发达国家应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但事实是,《公约》生效十多年来,发达国家这一承诺一直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这不得不让发展中国家怀疑发达国家的诚意。

姜瑜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立足自身资源,采取大量积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如果中国能够获得足够的国际支持,相信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全球环境方面会做得更好。

姜瑜表示,希望发达国家切实履行其《公约》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额外的、足够的和可预见的资金支持。这是确保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同步播报

担忧单轨制非洲国家抵制谈判

每经特约记者孙钰发自哥本哈根

12月14日上午,非洲国家组织新闻发布会,针对当天早晨主席康妮·赫泽高向发展中国家建议先谈长期合作协议、再谈京都议定书的问题做出高调回应,拒绝继续进行谈判。

非洲国家代表团表示,除非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会谈能够在长期合作行动之前被优先讨论,否则非洲国家将拒绝继续进行谈判。

一位非洲代表说,如果将本次谈判看作一辆希望列车的话,那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就是支撑列车的两根铁轨,而如果撤掉议定书这根铁轨,那么列车就会脱轨坠毁,无法到达预期的终点。

相关专题: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

頂:2 踩:1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27 (11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92 (13次打分)
【已經有11人表態】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