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区最低工资标准涨到960元
昨天(25日)下午2点半,南京市第二次市委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中共南京市委文件宁委发[2010]1号”,也就是“市委一号文件”,它的唯一主题就是“进一步加强民生工作”,会上首次提出“大民生”设想,文件包含了9大方面,51个举措,构成了2010年-2012年富民、惠民、安民和为民的“大民生”美好愿景。
记者注意到,文件的最终形成日期是1月23日,印制日期为1月24日,而昨天1月25日市委新闻发布会就召开了。对老百姓来说,所谓“民生”,无非就是钱拿得多了,住得好了,生活环境更好了,出行不再拥堵,文化教育水平提升了,治安也更好了。下面本报就将对“一号文件”中所提的几大方面进行重点解读。
钱包
3年后城镇人均收入3.5万
措施:11条。亮点:市区最低工资标准涨到960元;鼓励人才以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
目标:2010-2012年,3年累计扶持各类创业者3万人,通过创业带动就业20万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到2012年分别达35000元、13000元。
重点解读:鼓励创业富民。
记者看到,富民细则多达11条,是9大类民生举措中最多的一个。“2月1日起,南京市区最低工资标准从现在的850元上调到960元,高淳、溧水两县从700元上调到790元。”会上南京劳动与社会保障局人士透露,今年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完善工资支付保障机制,扩大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覆盖面。鼓励各类人才用专利技术和科技成果等要素参与分配。
住房
“人才住房”细则年内出台
措施:5条。亮点:青年人才购买第一套自住二手房有望免契税;政府将提供“人才公寓”
目标:2010至2012年3年间,建成经济适用住房900万平方米、廉租住房4500套、中低价商品房137万平方米。
重点解读:以多种方式解决人才住房难题,建设一批青年人才住房。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为“蜗居”而犯愁的状况,在南京有望缓解。记者注意到,一号文件特别提到要解决人才住房的难题。
市房管局人士在会上表示,针对青年人才住房的特殊政策,目前正在细化,今年一定会发布。可以肯定的是,青年人才在自住房的购买上将有优惠政策倾斜,如购买第一套自住的二手房,将有望免契税。另外,就政府的供租赁的人才公寓,将设置一个收入的门槛设置,符合条件的,将获得住房租赁补贴。
看病
“居民医保”刷卡范围扩容
措施:6条。亮点:二级以上政府办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患者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可纳入报销范围
目标:到2012年,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率、社区卫生服务健全率、乡村卫生机构健全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合格率、卫生监督机构建设合格率、妇幼保健机构健全率、卫生服务人员合格率等均达100%。
重点解读: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基本药物可纳入报销范围。
市劳动保障局人士表示,自2001年起,南京的城镇职工可持医保卡在定点药店刷卡,在今年市委1号文件公布后,参加居民医保的市民也将可以在定点药店凭处方刷卡买药了。
力争全市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二级以上政府办医疗机构按比例使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
社保
在校大学生纳入居民医保
措施:6条。亮点:大学生看病住院将享受居民医保待遇,不用再为高额的医疗费用担心。每学年只要缴费100元,第一年最高就能报销15万
目标:2010至2012年3年间,城乡养老、失业、医疗保险覆盖率保持在95%以上,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
重点解读: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城乡全覆盖。将在宁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医保范围,将新办小企业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将建筑业农民工纳入大病医疗保险。
记者了解到,新年来,南京已启动在宁高校大学生医保,大学生看病住院将享受居民医保待遇,不用再为高额的医疗费用担心。大学生每学年只要缴费100元,第一年最高就能报销15万。
此外,拓展重点康复项目,将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白内障复明手术等康复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环境
6条高架桥面设隔音屏
措施:6条。亮点:计划在6条快速高架桥面设立隔音屏,今后再新建快速路和高架桥时也将先考虑消噪问题
目标:2010至2012年,全市小康环境质量指数稳定达到80分以上。确保城市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确保生态市建设达标率稳定达到90%以上。
重点解读:在中心城区主干道、噪声环境敏感点道路采取消噪措施,设置隔声屏障、种植绿化带等。
记者看到一号文件中特别提到在噪音环境敏感点设消噪设施。“计划在6条快速高架桥面设立隔音屏,今后再新建快速路和高架桥时也将先将消噪问题考虑进去。”市环保局人士也表示,就大家关心的“敏感点”是否可以由“百姓说了算”的问题,已有初步设想。
公交
交通年次票方案制作完毕
措施:5条。亮点:路桥车辆通行费年次票制制度,将路桥收费站向南京边界外移;逐步撤销收费站,市区不再新增收费站
目标:至2012年,全市万人拥有公交车增加到16标台以上,主城区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3%以上。
重点解读:探索建立路桥车辆通行费年次票制制度,将路桥收费站向南京边界外移。
会上,交通局官员表示,逐步撤销收费站,是一个趋势,将越撤越少,市区也不再新增收费站了,另外,年次票制的改革方案也已完毕。据悉,有3套方案在市政府选择后将提交省政府批示。该方案是基本按照年票和次票两种形式收取,在南京外围将收费站扎口,本地车主缴纳年票,路过的车主缴纳次票。
文教
渡江纪念新馆二期将开工
措施:7条。亮点:朝天宫历史文化片区提档升级;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将迎来二期工程,投资0.6亿元,2012年有望投入使用
目标:至2012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以上,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98%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稳定在60%以上,公共图书馆总藏量达到1700万册。
重点解读:2010年实施朝天宫历史文化片区提档升级工程和渡江胜利纪念馆二期工程。
记者了解到,今年这两大工程都将启动,其中朝天宫历史文化片区的提档升级,是要对朝天宫大成殿、先贤殿及回廊进行大修,并建设古玩城。另外,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新馆将迎来二期工程,建设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投资0.6亿元,2012年有望投入使用。
治安
创建“全国最安全城市”
措施:4条。亮点:主城的背街小巷和老居民小区,将推行技防入户,确保老小区安全;上学、放学高峰期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门前执勤和交通疏导
目标:2010至2012年3年间,8类暴力型刑事案件破案率、命案破案率保持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群众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
重点解读:完善现代警务治安巡防机制,在要害部位、重点单位、主城区背街小巷、城郊接合部和农村地区以及老居民小区,全面推行技防入户工程建设。
老居民小区因为没有物管等原因,治安问题比较突出,推行技防入户,老小区的安全问题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此外,在上学、放学高峰期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门前执勤和交通疏导,在大中小学校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活动。(记者 孔小平)
-链接
十大重点民生工程江苏大剧院占首
一号文件列出了十大重点建设的民生工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江苏大剧院已确定在玄武湖湖滨,即目前玄武湖东北侧南京太阳宫所在地。据介绍,这一选址方案已经过省政府的批准。
另外,今年金陵大报恩寺的复建也要启动,其投资规模已增到25亿,同时项目整体也“北进南延”,最终实现“古长干里—大报恩寺—雨花台”的大景区设想。
十大重点民生工程
1、开工建设江苏大剧院
2、建设河西新城文化艺术中心
3、金陵大报恩寺遗址公园
4、鼓楼医院仙林分院
5、社会化养老基地
6、市残疾人托养康复中心
7、市殡仪馆搬迁工程
8、市粮油储运物流中心工程
9、大型鲜活肉类定点加工场
10、燕子矶地区化工企业整治搬迁
-编后
何为“大民生”
南京市委“一号文”首次提出“大民生”格局,编者从文件原文中看到的表述是:
“与科学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盼相比,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仍有差距,亟须在组织推进、政策创新和资金投入上花更大力气、下更大工夫。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围绕富民、惠民、安民和为民主题,强化组织推动,创新政策支持,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展民生工作的内涵外延,尊重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形成‘大民生’格局。切实让群众生活水平年年有提高,生活质量年年有改善,社会和谐年年有进步。”
文件还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改善民生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头等大事”。这一连串的“大”字,透露出来的是市委市政府以人为本、以民生为大,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的决心。这个“大”,既有外延的大,也有内涵的大,只要落到实处,相信南京市民一定能提升幸福感、安全感和舒适感,真正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孔小平 晓徐)
建筑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订阅凤凰网财经电子杂志《股市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