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報道】前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宣布參選行政長官後,雖獲多名政圈重量級人士助拳,當選機會被看高一線,但她昨日會見傳媒時承認,商界不論公開還是私下都對她很有意見,擔心最後可能提名票高,但得票低。她又坦言,民望在不是一人一票的選舉更為重要,因為選委會制度上欠缺人民授權,「如果贏咗EC(選委會選舉),但輸咗民望,施政會有困難,贏咗都唔會好得去邊。」
林鄭月娥昨日與傳媒會面,提到自己雖不為意過往三屆特首當選人都是民望最高的候選人,但也深知民望重要。她指一人一票普選可以票箱得票分高下,但選委會選舉設計有一定缺陷,欠缺了認受性。她過往協助推動銷售稅時就深明,若欠缺民意授權,推動政策十分艱難,她以澳洲前總理作例子,澳洲推出銷售稅是當選總理的政綱,推出時人民比較心甘命抵。
她又強調,今次選舉的「keyword」(關鍵字)是廣泛代表性。她明白贏了選委會選舉,但輸了民望都會很難施政;即使兩者兼備,日後也要面對立法會與政黨政治,她也必須爭取廣泛社會支持。
她指前特首曾蔭權喜歡與長者接觸,但僅得部分階層支持仍不足夠。
不過,林太表明自己不會為爭取民望而放棄施政理念與政策,否則流於民粹,「如要我立即承諾推行全民退保」,就不大可能。但她也明白自己在爭取民望上的局限,「我的大弱項就係網上如何看我們這幾個(參選)人」。
當有記者提到她的選情處於被動捱打狀態時,她更笑言︰「真係好,做弱者好啲嘅。」
林太的班底雖有不少商界代表。但她昨日被問到會否擔心贏了要公開的提名,但輸掉用暗票制的投票,她最少說了兩次︰「真係會輸㗎。」
她指一些商界無論公開還是私下,都對她有很大意見,當中包括指她不懂經濟、金融;只懂花錢、不懂賺錢;更是福利主義,偏幫基層,甚至社會主義者,所以她早前才重申自己支持資本主義。
林太早前在一閉門交流會上提到,一旦日後選出一個中央不任命的特首當選人,香港會出現憲制危機,惹來風波。林太昨午解畫,強調自己對這幾句說話引來誤會感到不好意思,但自己並非針對任何人,只是就《基本法》作事實陳述,希望大家諒解。
她解釋自己過往密集式地處理政改二十個月,雖已離職,但當提到特首選舉問題時,「我都仍然係處於『政改mode』」,即政改模式,當在非正式討論過程中,有人提到特首選舉,我差不多機械式解釋事實。」她指《基本法》下,特首既對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雙負責制,也是經選舉產生後,經中央政府任命,自己絕對沒有批評或評論今次特首選舉的參選人,也不是以此說話形容自己,重申希望選舉公平、公正競爭性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