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料年度財赤千億 研削開支
近年政府庫房入不敷支,上兩個財政年度連續出現逾千億元赤字,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昨天在立法會會議上表示,計及發債收入及償還到期款項後,初步估算2024/25財政年度綜合赤字約1000億元,高於年初預計的481億元,主因賣地和補地價收入大減,拖累土地收入表現,而樓市交易量少也影響相關印花稅收入;企業經營情況不及想像中好,令利得稅收入減少。他強調,要研究如何加大力度削減開支。
盼數年內收支平衡
過去5個財政年度有4年錄得赤字,本年度情況未見改善,截至10月底止財年首7個月,開支4180億元,政府債券償還款項78億元,但收入只有1756億元,政府發債收入865億元,其中地價收入僅約37億元,相當於全年預測的11%;期內財赤已達1637億元,財政儲備5709億元。
今年2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估算,本財年綜合開支8011億元、收入7530億元,到2025/26年度應扭虧出現63億元綜合盈餘。惟陳茂波直言,受地緣政局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今年香港資產市場仍然受壓,波及政府在賣地、樓市印花稅及利得稅等收入;面對來年不明朗的經濟環境,政府會繼續檢視收入和開支,以及財政儲備水平,同時考慮社會當前和長遠需要,擬定相應措施及財政安排,期望在未來數年內恢復收支平衡。
對於陳茂波說未來數年可以達致收支平衡,新民黨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何敬康直言不太樂觀,因為現時政府主要措施,都是用現金收付制會計方法,以借貸收窄財赤。
「開源」忍手 減影響市民
陳茂波稱,政府的財政計劃主力在於削減開支,增加收入只是輔助形式,形容政府對於「開源」的做法相當忍手,盡量減低對一般市民及中產人士的影響;當局正按計劃削減開支,會與不同政策局溝通,檢視是否有空間進一步削減開支。福利、醫療及教育開支都與民生相關,面對人口急速老齡化,醫療和福利開支增長的確會有壓力。
德勤中國稅務合夥人尹佩儀指出,政府近年嚴格控制公務員編制水平,但公務員薪酬及有關開支持續遞增,在2023/24財年達到1562億元,佔政府經營開支25.98%,比例是近5年最高,故認為政府應持續檢討公務員編制、架構及工作安排;在確保公共服務質素的前提下,建議政府為縮減公務員編制設下明確目標,透過利用科技、減省不必要工序和調配人手,節省人力資源;政府現有約兩萬個公務員職位空缺,可先研究削減部分已空缺職位的可行性。
此外,政府可按現今經濟情況,重新審視大型基建項目能否達至收支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