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食水含鉛超標事件波及未投標的公屋及居屋工程!房委會投標小組昨決定延遲討論兩份公營房屋招標,共涉六千二百單位,原因是有關投標涉及「鉛水事件」的四間總承建商,小組須待九月底前,參考承建商提交的報告、屋邨驗水結果及水務署專家報告後,才決定招標結果。記者 曾偉龍
政府仍未制定「鉛水邨」的換喉安排,居屋及公屋工程已受「鉛水事件」影響。房委會投標小組委員會原定昨批出兩份公營房屋工程合約投標,但水務署和房委會領導的調查委員會仍未確定食水含鉛原因,小組昨日會議議程加入討論問題,最終決定暫緩討論兩個項目招標。
影響的兩份工程合約分別是沙田碩門邨第二期的公屋項目,以及天水圍橋昌路東/梅窩銀礦灣東、西區的居屋項目,前者涉三千多個公屋單位,後者合計有逾三千一百個居屋單位。
房委會投標小組主席張達棠表示,水務署專家小組調查報告、總承建商的報告和政府更多的驗水結果將於下月內公布,期望參考這些重要的資料後,再討論兩項招標結果,預料兩份標書四個項目將因此延遲約一個月落成。
房屋署署長應耀康亦指,推遲投標客觀上已令公屋落成時間推遲,至於整體公屋供應量是否有影響,則視乎很多不同的因素,目前未能確定。
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補充,除了八月份的兩份工程合約,招標小組下月仍須批出的三份工程合約,並稱每份合約均有至少五個投標者,意味即使四間涉事承建商全部「出局」,亦不會出現流標。她續指,針對規管承建商,房署可以不批出合約,或不邀請承建商投標,甚至是降級或除名。
另外,房署昨再公布五個屋邨七個項目的水樣本化驗結果,發現全部符合世衞標準。涉及屋邨包括秀茂坪(南)邨、黃大仙上邨詠善樓、油麗邨第三、四期、碩門邨第一期及超級巿場,以及藍田邨。
衞生署則公布再有八名兒童的血鉛含量超標,分別來自牛頭角下邨第一期、紅磡邨第二期及葵聯邨第二期,血鉛量介乎每百毫升五點○六至九點一一,超標百分之一點二至八成二,超標最高的樣本來自一名一歲兒童,而八名兒童有四名是三歲或以下,一名年齡介乎三至六歲,三名介乎六至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