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物联网年产业规模直指千亿
技术产业联盟明年成立,总部也将落户无锡
早报讯 据无锡市1日出台的《加快建设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的决定》,到2012年无锡将完成传感网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同时建成集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示范应用三大优势的中国传感网研究发展中心。这是中国首个“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传感网也被称为“物联网”,它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技术,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将物与物连接起来,实现智能识别和管理。由于在未来10年内,物联网不仅将渗透到智能交通、智能城市、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家居等广泛领域,还将极大推动经济发展,被视为战略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无锡考察时就指出,应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指示“把传感系统和TD技术结合起来”、“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据了解,11月底,国务院已正式批准同意,支持无锡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此前,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20多家科研院所已在无锡设立机构;、、三大移动运营商也先后“登陆”,与无锡市政府签约开展传感网应用技术研究合作,传感网各类资源要素已聚集无锡。
此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也组织发起了物联网产业联盟,但是目前看来无锡已领先一步成为物联网“重镇”。
按照决定,到2012年,无锡市传感网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在新型传感器、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网络运营及信息服务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以上;同时新引进和设立国家级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20家以上,使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在国内相关标准制定中发挥主导和关键作用,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重要话语权。
12月1日,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筹备工作组在京召开会议,计划明年初正式成立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将为物联网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实现标准制定、技术快速进步和产业跨越发展的整体突破,形成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物联网产业链集群。而据早报记者了解,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的总部也将设在无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敬请关注凤凰网汽车【2009广州车展】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