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發治療新方向 切除手術配合體內電療 復發率降至三成以下

熱度8票  瀏覽0次 時間:2024年2月26日 09:11

頭頸癌是香港癌症第五位殺手,其腫瘤位於頭部和頸部,包括鼻咽癌、口腔癌、喉癌等,其中鼻咽癌在香港尤為常見。據 2021 年統計,香港約有 1800 宗頭頸癌新症,死亡率及復發率甚高。為幫助晚期病人根治的機會,港怡醫院引入腫瘤切除手術配以「近距離體內放射治療」,幫助復發患者成功消除癌細胞。

頭頸癌患者較確診時已是晚期,而且治療難度甚高。由於頭頸位置空間狹窄,有較多血管及神經線,若以手術切除腫瘤,有機會引發中風,又或影響頭頸功能;若安排電療,為保護神經綫和腦幹等,則未必能完全切除神經綫和腦幹附近的腫瘤,因此即使接受兩種治療方案,仍有較高的復發風險。

姜先生接受 2 次化療及 35 次化療後,可惜癌細胞仍有復發。
姜先生接受 2 次化療及 35 次化療後,可惜癌細胞仍有復發。

喉癌第三期治療後復發

現年 71 歲任職廚師的姜先生,2021 年因說話突然感到困難,求醫後於公立醫院確診喉癌第三期,姜先生先後接受 2 次化療及 35 次化療後,雖然磁力共振(MRI)顯示癌細胞被完全消除,但在 2022 年底覆診時卻有復發跡象,腫瘤位於氣管及食道之間的淋巴結,並包圍着氣管、食道和主動脈,淋巴腫瘤直徑達 3.6 厘米。

醫療團隊認為病人手術風險太高,不適宜切除腫瘤,因此轉介病人接受化療及 35 次免疫治療,但經過多次治療後,癌細胞仍未消除,同時免疫治療費用十分昂貴,每一次療程約 4 萬元,令姜先生及家人感到十分無助。

在近距離釋放高能量輻射,務求消滅接近血管及神經線的癌細胞,
在近距離釋放高能量輻射,務求消滅接近血管及神經線的癌細胞,
病人術後一般在 5 日內分別接受 10 次「內電」後便可出院。
病人術後一般在 5 日內分別接受 10 次「內電」後便可出院。

切除手術配近距離電療

姜先生女兒之後嘗試在網上尋找其他治療方法,直至 2023 年中,女兒安排父親到港怡醫院求醫。港怡醫院引入一種稱為近距離體內放射治療,亦稱「內電」療法,在進行手術切除腫瘤後,配合「內電」療法在患者體內復發位置近距離消除癌細胞。

港怡醫院頭頸腫瘤治療中心聯席總監、整形外科名譽顧問醫生陳汝威指,姜先生的個案首先要切除病人部份鎖骨,在避開重要器官、血管、神經線等同時切除腫瘤。他解釋,腫瘤切除手術有一定難度,一有不慎,姜先生的吞嚥、説話、行動等可能會影響;若不小心切除血管,更有機會導致中風、變成植物人等。

港怡醫院頭頸腫瘤治療中心聯席總監、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顏繼昌指,在完成切除腫瘤手術後,醫療團隊會將導管放入病灶位置,利用電腦程式驅動輻射源進入導管,在近距離釋放高能量輻射,務求消滅接近血管及神經線的癌細胞,

顏繼昌稱,由於姜先生腫瘤復發的位置位於胸腔附近位置,因為導管的置入位置比示威模型更深入,手術難度更高。
顏繼昌稱,由於姜先生腫瘤復發的位置位於胸腔附近位置,因為導管的置入位置比示威模型更深入,手術難度更高。

「內電」費用與傳統電療相若

姜先生術後在 5 日內分別接受 10 次「內電」後便可出院,並重新投入工作及生活,暫時亦未見有癌細胞復發的跡象。顏醫生指,過往已進行約百宗相關手術,按臨床經驗,配合腫瘤切除手術及「內電」療法,有效降低再次復發的機率至三成以下,特別是幫助較晚期頸部淋巴復發的病人,增加根治機會。

價錢方面,港怡醫院回覆《Yahoo 新聞》表示,整個療程涉及的費用會因人而異,未能一概而論,一般而言,「內電」療法與傳統電療的費用相若。

左起:姜先生女兒、姜先生、醫生陳汝威、醫生顏繼昌
左起:姜先生女兒、姜先生、醫生陳汝威、醫生顏繼昌
頂:1 踩:0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 (3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33 (3次打分)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