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菇齊放切記眼看手勿動

熱度348票  瀏覽8次 時間:2016年9月09日 11:12

【東方日報專訊】【專案組報道】菇,全部都係菇!近月香港迎來連場大雨,雨水滋潤大地之餘,亦引發一輪「生菇潮」。網上接連有市民表示在公園,甚至路邊草叢發現各種菇蹤,其中更有人「捕獲」罕有的藍色菇,記者更發現不少外形古怪的菇類,惟專家提醒這些奇菇美麗背後隱藏毒素,記緊「眼看手勿動」。

罕見「藍菇」或因污染所致

近月雨水充足,網上有不少市民表示區突然冒出大量菇類,當中部分菇類擁有巨型白色菌傘,在一片綠油油的草叢中極為吸睛,吸引不少人拍照分享。有市民更發現呈鮮藍色的「藍菇」,嘖嘖稱奇。記者日前四出尋覓菇蹤,發現「生菇潮」出現的品種原來遠比網上流傳的豐富,當中包括白鵝膏、綠褐裸傘及雲斑鵝膏。除了在鰂魚涌樹木研習徑發現漫山遍野的雲斑鵝膏,更發現雲斑鵝膏出現「同菇不同樣」的奇景。

浸會大學生物系研究助理梁浩文指,菇的形態會隨生長的地點、養分,甚至空氣的不同而有所差異,菇類對空氣中的物質十分敏感,會因污染物不同而生長成不同形態。至於網上流傳的「藍菇」,梁浩文指「藍菇」其實是褶菇,野外品種同樣呈藍色,惟藍色一般較暗啞,而網上流傳的褶菇呈鮮藍色,他估計可能是該處土壤及空氣有污染所致。梁表示近日本港天氣炎熱及潮濕,溫度如達攝氏三十至三十五度可激發菇類中的酵素,令菇類大量生長,一般多見生長於枯木之上,惟他警告若發現的菇類均為有毒品種,表面亦會釋出神經毒素,市民若觸摸有可能會引起皮膚痕癢、紅腫及麻痹,叮囑市民切勿接觸或食用。

頂:16 踩:15
對本文中的事件或人物打分:
當前平均分:-0.45 (115次打分)
對本篇資訊內容的質量打分:
當前平均分:-0.71 (119次打分)
【已經有83人表態】
16票
感動
16票
路過
10票
高興
10票
難過
6票
搞笑
9票
憤怒
10票
無聊
6票
同情
上一篇 下一篇